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尊敬的媒体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考验,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扩大有效投资的各项安排,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把抓项目作为稳投资工作生命线,努力克服投资结构调整阵痛期带来的下行压力,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奋力攻坚。为及时回应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关切,本场发布会将由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大家介绍贵阳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开展情况。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邓建华副主任、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贺凌燕副局长、贵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张俐副局长、贵阳市交通委员会刘强副主任和贵阳市水务局刘楚霞副局长。
下面,我们首先请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邓建华同志向大家介绍上半年贵阳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开展情况。

【贵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邓建华】: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专题新闻发布会。稳投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一直以来很受关注。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一些超预期因素影响给投资工作带来不小压力。我们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积极会同有关方面,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以稳投资促进全市经济大盘稳。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呈现“总量提升、增速加快、结构趋优”三大特点。
从投资总量看,规模持续提升,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预计达到24.2%,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从投资增速看,实现了三个高于。一是高于全国(6.1%)增速4.9个百分点,目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第四位;二是高于全省(8.1%)2.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全省前三。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8.4%)增速高于全省(9.4%)9个百分点,排全省第一。三是高于去年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2021年4月份以来新高(不含今年1-2月),比去年同期提高13.8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工业投资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房地产投资回暖向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强劲,上半年增速分别达34.1%、10.8%和93.2%。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20.8%,较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具体来看,上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经济运行调度。制定出台《贵阳贵安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印发《贵阳贵安细化落实<贵州省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若干措施>任务清单》,聚焦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重要民生等领域,对投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高频次、精细化抓实投资运行分析研判,有力推动投资高质量发展。
二是狠抓项目全过程服务。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工作生命线,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主要以“三库三机制”为抓手,聚焦“强省会”重大项目储备库、年度投资项目预备库、在建在统项目库“三库”建设,构建起重大项目滚动储备机制、预备项目调度考核机制、在库项目计划协调机制,推动投资存量、增量、储备量“三量”齐升。目前,储备库内已谋划储备项目共2947个、总投资规模超过3万亿元;预备库已梳理下发两个批次项目共592个、总投资规模5500亿元;在建在统项目库内支撑投资项目共1469个、剩余投资规模6400亿元。
三是狠抓重点领域投资。我们积极会同工业、住建、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按照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原则,有方向、有计划、有组织地联动抓好项目谋划、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建设工作。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8个、总投资 1141.58亿元,开工项目个数及投资规模均保持在全省前列;555个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31.97亿元,占上半年目标的148.6%。
四是狠抓资金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切实让“项目等资金”。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强省会”行动重大政策机遇,全力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省“四化”、生态环保、新动能基金等项目谋划及资金争取。目前,共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74个、总投资566.69亿元,已有79个项目获得资金8.51亿元;储备且通过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审核的专债项目244个、总投资1672.79亿元,已有93个项目获批资金81.35亿元;储备省级“四化”等专项基金项目531个、总投资4731.96亿元,已有33个项目获批资金60.94亿元。
五是狠抓质量效益提升。我们严格按照“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原则,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质效管理,认真贯彻《贵州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贵阳市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管理操作指引(试行)》,扎实做好投资项目审批和财政资金监管,坚决杜绝无效低效投资。同时,把风险防范摆在突出位置,指导项目单位加强建设项目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等领域风险防控,依法依规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上半年,全市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受政策、资金、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部分重点领域投资支撑减弱,稳投资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全力做好扩大有效投资各项工作,采取务实有效管用措施,努力确保完成全年投资增长预期目标,以高质量投资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谢谢邓建华副主任。
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以举手的方式提问,提问前请说明来自哪家媒体单位。好,请媒体朋友提问。
【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自去年四季度起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一直保持着双位数高增长态势,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往年有大幅提升,请问我们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下半年将从哪几方面继续发力?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现在有请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贺凌燕同志来回答这位记者的提问。

【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贺凌燕】: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上下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的首要任务,紧扣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三个主导产业和健康医药食品一个特色产业谋发展,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4.1%,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今年以来首次高于全省增速(28.4%)、高出5.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增速(16.3%)加快17.8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8%,较去年同期(17.2%)提升3.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19.3%)提升1.5个百分点。新动能加快培育,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0.4%,占工业投资比重81.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8%,占工业投资比重36.1%,占比较去年同期(24.5%)提升11.6个百分点;“三主一特”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8%,占工业投资比重57.6%。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招引育增量。围绕“两图两库两池”精准开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招商,上半年新引进奇瑞(贵州)产业基地、贵阳正威精密导体产业城、哲安智能化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中伟股份磷酸铁锂产业园等工业项目301个。二是狠抓要素强供给。全力提升项目重点要素保障水平,确保工业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在省自然资源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下,在“三区三线”划定中力保工业用地;在省能源局支持下,探索将9户工业企业(项目)纳入天然气直供试点;在省电网公司和贵阳供电局的支持下,全力做好重大工业项目电力供给。三是狠抓服务促建设。紧盯工业项目手续办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贵阳贵安标准厂房和工业项目手续办理的工作方案》,强化项目手续办理靠前服务。建立重点工业项目包保服务机制,去企业、进现场,强化项目建设主动服务,助推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早日形成有效投资。四是狠抓资金强保障。用好各级资金、基金,切实提升新型工业化项目的资金保障能力。上半年全市获得上级专项资金3.3亿元,获批省新型工业化及新动能基金项目20个、累计获批金额31.52亿元。截至目前,市工业发展资金池及基金已到位资金12亿元,上半年共放款22.29亿元,支持企业77户。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从以下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强招商。聚焦主特产业,围绕补链固链强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县一市引进一批规模大、示范效应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项目;其他区及开发区围绕标准厂房布局,引进一批建设周期短的优质工业项目。二是推项目。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打造项目服务新高地:深化领导干部领衔服务重大工业项目机制,始终把项目和企业需求作为工作努力方向;完善“项目专员”制度,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改革创新,引导服务市场化,精准破解堵点,用好贵商易平台,降低项目服务成本。三是促技改。做好政策宣贯解读,主动组织策划,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快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协同改造提升,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支持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延伸,促进服务能力和制造资源开放共享,面向细分行业提供“接地气”的系统解决方案;引导重点制造业企业加快开展智能化、绿色化的技术改造,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谢谢贺凌燕副局长。
下面,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有请我们这位记者朋友。
【记者提问】:在经济下行影响下,我市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健发展,推进房地产业扩大有效投资,下一步,将如何综合运用政策引导措施强化市场培育?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哪些?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现在有请我们贵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张俐同志来回答这位记者的提问。

【贵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张俐】:通过充分发挥金融、土地、人才、税费等支持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优势,聚焦金融、个人购房补贴、存量去化等重点工作,强化市场研判,确保精准施策,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及时解决企业、消费者实际问题,全力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022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贵阳市以支持首套刚性购房需求、合理改善性需求、租赁住房需求等自住需求为着力点,相继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筑府办发〔2022〕12号)、《贵阳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实施细则》(筑建通﹝2022﹞183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制定一系列创新房地产市场监管系列措施,从要素保障和秩序整治等多方面完善工作措施,积极应对疫情、经济下行等国际国内复杂形势。
下一步,将进一步细化调控工作措施,现已初步拟定《关于加快贵阳市促进房地产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推进贵阳市促进房地产消费工作的通知》,从消费有利、市场有益、服务有品三端进行发力,通过实行购房补贴、房票安置、购房团购等措施综合施策释放住房消费潜力,加大宣传力度,着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同时将组织督办督查等相关部门,针对各项政策的施行方式、效果等进行专项调研督导,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谢谢张俐副局长。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这位记者朋友请提问。
【记者提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投资的重要支撑,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现在有请我们贵阳市交通委员会刘强同志来回答这位记者的提问。

【贵阳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 刘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下面,我代表贵阳市交委就贵阳贵安交通运输领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交通系统积极围绕“强省会”各项目标任务,聚焦重点、强化调度、落实责任,全力推进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公共停车场、普通国省道、城市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7月,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27亿元,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为全市稳投资、扩投资作出了应有贡献。
轨道交通方面,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项目总投资322.3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204.05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40.37亿元,累计完成土建工程总量的95.5%;轨道交通S1线一期项目总投资172.5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67.5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21.2亿元,累计完成土建工程总量的53.2%;有轨电车示范线T2线一期,总投资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2.3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2.3亿元,累计完成土建工程总量的10%。三个轨道交通项目2022年累计完成投资63.87亿元。
高速公路方面,乌当(羊昌)至长顺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205.3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83.7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41.87亿元,累计完成土建工程总量的17%.
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全年目标为打通“断头路”22条。截至目前,8条已建成通车,其中南明区5条、经开区1条,双龙航空港经济区2条;13条已启动建设;1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022年完成投资3.9亿元。
公共停车场建设方面,2022年计划新建不少于2.5万个公共停车位,共计停车场建设项目70个,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70个,开工率100%。截至目前,已完成花溪医院地铁站停车场、百花桥头地面公共停车场等41个停车场建设,完工率61%,19423个停车位已投入使用,投用率77%。2022年完成投资27.63亿元。
公路建设方面,息烽县G210集中营至黎安公路已完成总投资50%,修文县G210黎安至扎佐公路完成总投资65%,累计完成投资12.74亿元;二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项目开工2个,已完工1个,累计完成投资0.3亿元;完成33公里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投资411.54万元;危桥项目已开工2座,完成投资391.4万元。
水运建设方面,开阳港洛旺河港区顺尔得码头已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500吨散货泊位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0.25亿元。开阳港配套集疏运公路G354肖家坳至开阳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二级路段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79%,累计完成投资约2.5亿元。
下半年,我们将聚焦重点项目和任务,全力推进各项重大项目,能建成的早日建成,今年还不能建成的要争取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形成更大的投资基数,切实将交通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一是加强项目调度,按照前期有效的“周调度”工作模式,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定期调度项目进展,积极发挥市级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和市直发改、财政、金融、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手续、用地、资金等方面支持,为重点项目建设解决实施瓶颈。三是全面梳理和储备项目库,逐年纳入实施计划,为今年下半年和后续的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国家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方面争取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支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推动建成更加完善顺畅的综合物流体系。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谢谢刘强副主任。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这位记者朋友请提问。
【记者提问】:水利工程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能否请介绍一下,贵阳市今年在推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具体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现在有请我们贵阳市水务局刘楚霞同志来回答这位记者的提问。

【贵阳市水务局副局长 刘楚霞】:市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十六字治水方针”和“四水四定”为工作指引,落实“强省会”行动和“十四五”规划要求,围绕“四新”抓“四化”,按照“补短板、强监管”总基调,以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多渠道争取水利建设资金,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推动水务项目建设,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截至2022年7月,全市共计落实政府性投资资金约16.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88亿元,省级资金0.59亿元,市县两级落实财政资金1.8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2.29亿元),为完成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扩大有效投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贵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打通主城区“内联 ”,推进引调水工程建设。为用好用足黔中水,积极推进花溪水库至南郊、中曹水厂输水工程,6月30日具备试通水条件,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全力推进贵阳市“汪家大井”应急替代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工程形象进度达41%,计划于2023年建成。
二是推进全市骨干水源工程。2022年,我局持续推动清镇市戈家寨水库工程、开阳县毛竹林水库工程、息烽清沙河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项目的建设,经积极争取,2022年,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1亿元,新增专债资金0.41亿元,有效解决了部分水库项目的资金瓶颈问题,2022年1-7月,全市中小型水库完成投资1.1亿元。
三是提升终端供水保障能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开工建设乌当区阿栗片区及高穴片区供水工程、花溪区青岩水厂扩建及管网延伸工程、花溪区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续建贵阳市中曹水厂改扩建项目、观山湖区城乡一体化供水改造工程等一批城乡供水工程,上述供水项目累计获得专债资金3.13亿元,有效推动了项目配套融资和建设。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统筹调度,按照“以大水网统领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贵阳贵安“供水一张网”的发展思路,加强水源与水源、水源与水厂、水厂与水厂之间的互联互通,扎实推进项目谋划和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稳投资、扩内需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贵阳贵安水资源统筹调配及供给能力,建设韧性城市,为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千万人口大都市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
【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陆安海】:谢谢刘楚霞副局长。
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有限,现场提问环节就到此结束。希望以后都能得到大家的关注与支持!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