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强省会”五年行动科技创新实施方案

筑府发〔2021〕13号

总体要求
牢牢把握中央、省、市对“十四五”科技创新的重要摆位和重大部署,围绕实现 “六个新突破”的总要求和“八个狠抓”的工作重点,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面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安排部署,牢牢把握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走 差异化创新之路,紧抓“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契机,推动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差异化创新之路,紧抓“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契机,推动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工作目标

准确把握贵阳贵安全省科技创新中心定位,聚焦创新强动能,加快聚集创新要素资源,全面提升全市综合科技水平,力争到 2025年实现“一个提升、三个倍增”。

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提升

2022年,实现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至少提升1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3%。

2025年,实现国家 创新型城市排名提升3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

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4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50家。

2025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突破20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达到500家左右;具备研发能力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以上,新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30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50亿元。

科技孵化平台数量倍增

2022年,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突破100家。

2025年,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倍增,总数达到15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突破50家;新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个以上、累计新增新型研发机构30家。

科技研发人员倍增

2022年,开展科技活动、科技研发的人员突破15万人。

2025年,开展科技活动、科技研发的人员突破220万人。

主要举措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行动、科技创新主体集聚行动、创新创业服务优化行动、科技人才活力提振行动、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行动、特色创新品牌塑造行动 ,确保实现“一个提升、三个倍增”目标。

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行动
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紧扣全省十大工业产业、贵阳“六大新产业”、贵安五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发展驱动能力。
  • 1推进大数据电子信息技术攻关
  • 2推进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攻关
  • 3推进氢能产业技术攻关
  • 4推进新材料产业技术攻关
  • 5推进健康医药技术攻关
  • 6推动乡村振兴领域特色技术创新
实施科技创新主体集聚行动
推动科技型企业、研发平台、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持续发展,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进一步做强国家创新型城市整体创新能力。
  • 1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 2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 3布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 4布局区域创新中心
  • 5支持贵阳学院科研教育能力建设
实施创新创业服务优化行动
健全覆盖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服务内容的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 1优化创新孵化服务
  • 2优化成果转化服务
  • 3优化科技金融服务
实施科技人才活力提振行动
  • 1加快科技人才引进
  • 2强化科技人才培育

    实施贵阳市科技人才培养项目

  • 3打造人才集聚平台
  • 4强化科技人才服务保障
实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行动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重点突出、市场导向的科技管理机制,推动科研项目、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产业集聚。
  • 1改革出台科技项目管理制度
  • 2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方式
  • 3构建部门协同创新扶持机制
实施特色创新品牌塑造行动
深化区域科技合作交流,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1做优“数博发布”品牌
  • 2打造区域科技合作品牌
  • 3打造“筑创荟”双创活动品牌
  • 3打造科技要素集聚共享云平台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