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文 号: 筑府办函〔2019〕105号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厅
成文时间: 2019-10-10 发布时间: 2019-10-17 18:04
文件有效性: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

来源: 市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9-10-17 18:04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筑府办函〔2019〕105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特色优势

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

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贵阳市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9年10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贵阳市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防控与

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关部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推进我市特色优势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特色优势作物绿色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黔府办函〔2019〕70号)和《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农村产业革命行动方案〉〈贵阳市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行动方案〉〈贵阳市千村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筑委厅字〔2019〕35号),特制订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到2020年,建设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基地51.2万亩,500亩以上坝区全覆盖,涉及蔬菜、精品水果、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带动全市应用185万亩;培育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20个;基地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达90%以上,带动全市分别达30%以上和40%以上,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形成5个宜于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创建果菜茶清洁田园15个,打造2个有影响力的绿色防控基地农产品品牌,为实现“五子登科”、做强我市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保驾护航。(目标任务指导性计划详见附件)

(一)2019年度目标任务。

2019年度建设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基地25.6万亩,500亩以上坝区全覆盖,其中蔬菜5万亩、茶叶5万亩、中药材0.5万亩、精品水果15万亩、食用菌0.1万亩;推广应用面积92.5万亩,其中蔬菜40万亩、茶叶10万亩、中药材2万亩、精品水果40万亩、食用菌0.5万亩;培育统防统治组织10个,创建清洁田园5个,打造绿色防控基地农产品品牌1个。

(二)2020年度目标任务。

2020年度建设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基地25.6万亩,500亩以上坝区全覆盖,其中蔬菜5万亩、茶叶5万亩、中药材0.5万亩、精品水果15万亩、食用菌0.1万亩;推广应用面积92.5万亩,其中蔬菜40万亩,茶叶10万亩,中药材2万亩,精品水果40万亩、食用菌0.5万亩;培育统防统治组织10个,形成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5个,创建清洁田园10个,打造绿色防控基地农产品品牌1个。

二、行动内容

(一)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按照“绿色化、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方向,坚持标准化引领,结合我市特色优势作物实际情况,研发组装以茶、猕猴桃、桃、樱桃、香葱等特优作物为主,可复制、可推广、轻简易行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5个,高标准、规模化推进技术应用,2019—2020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85万亩。

1.蔬菜。推广80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40万亩。针对根腐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线虫、地下害虫、小菜蛾、斜纹夜蛾、蓟马、叶螨等主要病虫害,推广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即从选用抗性优质品种开始,推广温汤浸种、药剂拌种等种子消毒措施;结合实际实行稻菜轮作、不同科蔬菜轮作、菌菜轮作、薯菜轮作等技术措施;土壤养护和调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等;清洁田园,中耕除草,采收后及时清除残茬,减少病虫源;推广移栽前免疫诱抗技术,提高抗逆性;采用天敌、性诱、灯诱、色诱等生物、物理措施控制害虫;科学用药,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2.茶叶。推广20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10万亩。针对茶饼病、白星病、赤星病、炭疽病、小绿叶蝉、蓟马、黑刺粉虱、茶毛虫等主要病虫害,加强茶园健康管理,构建生物多样性复合生态系统,提升茶园传粉昆虫多样性水平,推广非化学防治技术,主推以草治草、覆盖控草等草害防控技术,合理种植诱集植物、驱避植物、蜜源植物,推广捕食螨、小花蝽等天敌控制技术及矿物油、性诱剂、色板等理化诱控技术,免疫诱抗、药剂封园等提质技术;推广抗性品种和茶苗消毒技术,及时采摘增强树势;冬季采取深耕施肥、合理修剪、药剂封园等方式,提升茶园管理水平。

3.中药材。推广4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2万亩。针对根腐病、茎腐病、叶斑病、病毒病、地老虎、蛴螬等主要病虫害,实施土壤消毒、生态控制、健康免疫技术,配套生物(矿物)源农药控制技术。选用抗性品种,科学选择种植基地,保持中药材生态需求,确保质量和品相;进行轮作换茬,施用有机肥,合理灌溉和清园,土壤深耕,套种驱避害虫、天敌喜好植物,提高种植区生物多样性;推广免疫技术,配套生物(矿物)源农药及理化诱控等防治病虫害。

4.精品水果。推广80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40万亩。针对溃疡病、软腐病、花腐病、炭疽病、实蝇、果蝇等主要病虫害,以实施树体保健栽培、果园生态控草、免疫诱抗、理化诱控、释放天敌、传粉昆虫授粉、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精准施用等防控技术,组装集成全生育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强冬季封园、水肥管理、合理修剪等措施,降低病虫基数;倡导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禁止违法从省外调入和使用带病带虫苗株及带菌花粉。

5.食用菌。推广1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0.5万亩。针对软腐病、菇蚊、菇蝇、螨等主要病虫害,创造有利于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减轻病虫害发生。选用优良抗杂纯化健康菌种,通过配料调控、消毒处理等方式培育充分成熟的营养菌体;加强菇棚管理,规范栽培技术,严格卫生消毒预防措施;出菇期及时剔除病菇,利用生物农药、防虫网、杀虫灯、色板等控制病虫害。

(二)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

建设示范基地51.2万亩,围绕蔬菜、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等产业,集聚资源打造示范基地。规模化种植企业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植保部门提供技术方案,农药(械)生产、经营企业为示范基地提供绿色防控技术产品、安全高效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倡导统防统治组织统一实施绿色防控技术。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可以是专业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资企业、基层农技部门、村级防治组织等。以项目为引导,鼓励和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向统防统治组织输送绿色防控技术,并开展专业技术培训50期,使统防统治组织成为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专业主体,实现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

1.蔬菜。紧紧围绕500亩以上坝区和2.5万亩高标准化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在花溪区、乌当区、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清镇市等地以辣椒、萝卜、番茄、大白菜、菜豆等为重点,建设示范基地10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5万亩,主要布局500亩以上坝区。

2.茶叶。在花溪区、乌当区、开阳县、清镇市的核心保护区、出口基地、专用基地、产业融合基地、茶旅基地、高速公路沿线茶园基地,建设示范基地10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5万亩。主要布局在开阳、清镇、花溪3个茶叶主产地。

3.中药材。围绕石斛、天麻、太子参、半夏、白及、丹参、瓜蒌、厚朴等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示范基地1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0.5万亩。主要布局乌当、开阳、清镇3个中药材主产地。

4.精品水果。围绕猕猴桃、李、樱桃、葡萄、桃、枇杷等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示范基地30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15万亩。猕猴桃主要布局修文县,樱桃主要布局在乌当区,葡萄主要布局在息烽县、清镇市,枇杷主要布局在开阳县,李主要布局在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清镇市,桃主要布局在南明区、开阳县、清镇市。

5.食用菌。建设示范基地0.2万亩,其中2019年、2020年各0.1万亩。主要布局在开阳县。

(三)培育统防统治组织。

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培育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构建完善的统防统治服务体系。鼓励按照市场化方式,从基础较好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统防统治经营主体购买绿色防控技术服务,推动绿色防控实现组织规范化、作业规模化、技术标准化、装备现代化、服务全程化。结合农机补贴政策,培育20个规模适度、服务优良、技术含量高、抗风险能力强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

鼓励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开展统防统治服务,引导统防统治组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全程绿色防控解决方案,实行规范管理,独立自主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标准化区域服务站,提供规范优质服务。拓宽服务区域,开展跨区作业,积极延伸服务链,提升统防统治组织整体实力,推动统防统治服务实现市场化。

(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产品。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为目标,在集成示范基础上,开展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天敌昆虫产品、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理化诱控产品、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积极引导生产者使用高效绿色防控产品,实施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逐步建立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长效机制。

(五)创建绿色防控基地农产品品牌。

充分调动和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示范引领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将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与品牌创建结合,创建绿控基地农产品品牌,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带动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提质增效。通过绿色防控基地农产品品牌创建,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推广。利用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宣传推介绿控基地优质农产品;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绿控基地农产品宣传推介,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拓展消费市场。通过2年实施,形成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5个,创建2个有影响力的绿控基地农产品品牌。

(六)创建果菜茶清洁田园。

在规模化、标准化果园、茶园、蔬菜产区,制定最严格的农药管理制度,结合乡规民约实施网格化管理,全面禁止违法销售、使用禁限农药,全面禁止违规使用化学除草剂。严格农药经营追溯管理制度。在规模化、标准化果园、茶园、蔬菜产区所在乡(镇),设立生物源、矿物源农药及绿色防控产品专柜(专营店)。严格农药使用记录管理,严格执行农药标签管理规定。全面推进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设立农药包装、农膜、除草布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点,实行有偿回收和集中处置。通过2年实施,创建15个清洁田园。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各区(市、县)要因地制宜制订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防控行动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整合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资金支持。

加大绿色防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有关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支持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动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强化体系建设。

建立市级特色产业绿色植保技术岗位专家指导机制,遴选优秀专家,攻克技术难点,集成组装以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为目标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针对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推广和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

附件:1.贵阳市2019—2020年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推广目标任务指导性计划(略)

2.贵阳市2019—2020年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示范目标任务指导性计划(略)

3.贵阳市2019—2020年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目标任务指导性计划(略)

(共印46份)

文字解读:《贵阳市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