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蕃
发布日期:2025-09-03 15:18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吴中蕃(1618年~1695年),字滋大,一字大身,晚年别号今是山人。贵阳(今区境)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祖父吴淮,幼称奇童,受四川状元杨升庵激赏,乡试“解元”,官户部郎中,后归隐林泉。父吴子骐,任兴泉知县。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蕃乡试中举。此后远游燕赵,南游江南,饱览名山胜迹,交游当世名流,学业与文思大进。
清兵入关,破两京,中蕃返黔。后出仕南明永历王朝,授遵义县令,升重庆知府,政绩较佳,选吏部文选司郎中。因言事忤旨,被议罢官,归隐山中。吴家原有别业在贵阳城中,即梦草池园林(园址在今贵阳市委及省教育厅所在地)。孙可望率大西军攻占贵阳,吴子骐举兵抵抗遭杀害,中蕃奉母避居龙山,梦草池归属他人。
清兵平定滇黔,贵州巡抚曹申吉礼聘吴中蕃编纂《贵州通志》,中蕃与潘驯共担总纂之责,历时10月,成书33卷。吴三桂举兵反清,以复明相号召;中蕃一度赴滇,居处三年,察知吴氏并无复明诚意,返回龙山隐居。吴三桂之乱平定后,新任贵州巡抚卫既齐再修省志,聘吴中蕃、李祺为总纂。中蕃吸收周起渭、刘子章等青年学子为分纂,借此琢育新人。书成未及刊刻,卫氏因事逮问入京。继任巡抚阎兴邦就原稿稍加补充,刊刻为37卷。
中蕃著述颇丰,学术论著有《四书说》、《曲台捷取》,文有《响怀堂文集》、《文集续编》、《龙古集》等,诗有《敝帚集》、《响怀集》、《腐草》、《断砚草》等,惜多散佚,今存《敝帚集》10卷。其诗成就颇高,孙尚任《敝帚集序》称吴氏诗作,“即中原名硕夙以诗噪者,或不能过之”。
下一篇:杨应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