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解读回应政策解读专题解读卫生健康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贵阳贵安婴幼儿照护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3-04-30 15:09:11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2023年4月28日,市人民政府印发《贵阳贵安婴幼儿照护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决策,并明确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党的二十大明确: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要指标。制定本《规划》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贵阳贵安“强省会”及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是缓解生育、养育、教育难问题、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我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补齐社会服务短板、推动我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规划》制订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606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函〔2020〕29号)等文件,结合贵阳贵安实际,编制起草《贵阳贵安婴幼儿照护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

三、《规划》重点解决了什么问题?

答:《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重点解决“家庭科学育儿指导体系不完善、托育服务供给发展不平衡、托育服务标准化建设不高、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供需不适配、政策法规监管体系不完善”等五个方面问题。

四、《规划》主要内容是?

答:《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十四五”期间贵阳贵安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发展指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做出系统设计和具体部署,具体包括发展规划背景、贵阳贵安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及总体水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实施及评估方法五个章节内容:

第一章发展规划背景。明确制定《规划》的目的意义和推进“十四五”期间贵阳贵安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规划范围和年限、编制技术路线图、编制依据等,阐述贵阳贵安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章贵阳贵安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及总体水平。分析贵阳贵安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托育服务及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现状,总结贵阳贵安婴幼儿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发展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提出至规划期末,基本形成家庭照护婴幼儿服务体系、供给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监管体系等五大体系,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达4.5个,各区(市、县)至少建成1个县级托育综合服务所,乡镇(街道)托育机构覆盖率达100%,全市托位使用率达80%以上。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服务够便捷、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通过“5级示范普惠托育服务平台”等方式,建设普惠托位12600个。《规划》共部署了5个方面24项任务,一是建立家庭照护婴幼儿服务体系。二是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三是优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标准体系。四是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体系。五是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监管体系。

第四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场地保障、经费保障、舆论与宣传等8条保障措施。

第五章规划实施及评估方法。明确《规划》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组织实施。

五、关键词及重点内容诠释

(一)“1+5+N”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建设1个“政、医、校、企、家”五位一体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基地(政府引导展示基地、医育结合实训基地、校企融合实训基地、产品研发创新基地、家庭照护实训基地);建设5级示范普惠托育服务平台(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县级托育综合服务所+乡镇(街道)托育综合服务站+社区托育综合服务点+村婴幼儿照护服务室);建设N家社会力量举办的托育机构。

(二)“1+X”示范引领及帮扶机制。一是把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活动作为贵阳贵安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二是建立示范普惠托育机构评选考核标准,探索一批切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发挥市、县、乡三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所、站)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为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及样板标杆。三是支持示范托育机构通过强强联合、上下整合、外部引进等方式做大做强,提升核心服务力、竞争力和带动力。

(三)支持多种托育服务形式建设。一是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在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中,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统筹考虑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社区要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提供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并充分利用社区户外资源,为婴幼儿照护服务提供室外活动场地。力争所有城镇社区建成1个以上托育机构,2万人以上城市社区建成不少于90个托位。二是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支持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方式,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三是大力发展“医育结合”。支持托育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约“医育结合”服务协议,医疗保健机构要建立婴幼儿养育照护中心,委派儿保医生担任托育机构健康指导员,鼓励新建公立医院时,与托育设施同规划、同交付使用。四是规范托幼一体化建设与发展。新建幼儿园项目中,要统筹考虑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已建的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五是探索家庭式托育服务。充分利用闲置住宅,积极探索家庭式托育服务,探索“5分钟托育服务圈”建设,更好地满足婴幼儿家庭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降低育儿经济和时间成本。六是逐步推广农村照护服务工作。支持村(社区)两委人员和相关人员从事婴幼儿照护指导服务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幼儿园开设3岁以下托班。七是针对群众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托育机构可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可根据群众需要, 提供“一对一”照护服务、定制保育、定制膳食营养餐、24小时托育、亲子研学、上门服务、伤残婴幼儿康复服务、针对性专项运动、家园共育、家庭照护定制课程、胎教等服务。八是积极培育婴幼儿照护服务民族品牌。充分发挥贵阳“天然药谷”的特色和优势,在婴幼儿膳食营养、生长发育、疾病防控等方面,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态贵州婴幼儿照护服务品牌。八是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向托育机构开放共享科技及教学资源,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产业核心技术动态清单,组织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培育奶粉乳业、动画设计和制作等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民族品牌。

附件:

分享到:

上一篇:部门解读|《贵阳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考核工作方案》
下一篇:部门解读|《贵阳贵安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细则》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