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解读回应政策解读专题解读生态环境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贵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5年)》

发布日期:2023-06-20 17:43:33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2023年6月,市人民政府印发《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深入推进“生态立市”战略部署,聚焦“一城一路径一战一整改”,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重要抓手;是以绿色经济为引领,推动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规划》的制订依据是什么?

答:《规划》主要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修订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指标(修订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贵安以绿色经济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进行编制。

三、《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5年,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生态经济绿色循环化发展、生态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到2030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各项指标全面优于国家考核标准,打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行示范区、西南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35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建成美丽贵阳。

四、《规划》的主要范围及时限是什么?

答:《规划》范围为贵阳市全域;规划时限为2023-2035年,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23-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

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规划任务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涵盖的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6个领域来设置,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一)落实责任管理,健全生态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屏障建设制度、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制度、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强化生态环境责任制度、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二)深入污染攻坚治理,擦亮“爽爽贵阳”名片。持续巩固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完善固体废物综合监管机制、严格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三)严格生态空间管控,优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落实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修复、推进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

(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打造绿色金字招牌。做优做强生态产业、持续调整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运输结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五)转型生态生活方式,推动绿色低碳生活。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六)夯实生态文化底蕴,提升生态文化内涵。推进生态文化保护传承、拓宽生态文化传播路径、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六、《规划》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从组织领导、监督考核、资金保障、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等5个方面对《规划》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附件:

分享到:

上一篇:《贵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5年)》解读
下一篇:图解《贵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5年)》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