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根据贵阳贵安绿色经济发展专题会议精神,为深入践行“生态立市”战略,巩固提升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成果,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城市夯实生态基础,持续推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结合贵阳贵安“一核三心多组团”城市规划,充分挖掘贵阳市资源优势、自然禀赋、文化特色,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完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增进居民生态福祉,形成绿色新优势和新动能,强化优质生态的聚集效应,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在国家森林城市中作示范。
三、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全市完成植树造林1320万株,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乔木林蓄积每亩达6.96立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保持在40%以上;林业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118亿元。城乡生态面貌得到根本改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高,森林城市生态资产及服务价值明显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
四、方案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一是实施全域森林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全域增绿、重点区域提绿、向路扩绿和河湖“绿岸”行动,选取乡土树种,在矿山迹地、四旁空地、道路沿线、河湖沿岸等地实施新造林和精准改造提升,打造多彩环城林带景观、功能完备的绿色森林通道和水清岸绿的城市滨水生态廊道。利用城市闲置地、边角地、废弃地见缝插绿,实施屋顶、墙体、桥体、阳台等立体增绿,不断完善城市绿地体系。
二是实施健康森林体系建设。以环城林带为重点,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避免过度人工干预,注重绿地土壤的有机覆盖和功能提升。筛选适宜贵阳市重点推广的乡土树种,加强树种培育,增强物种丰富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是实施共享森林体系建设。通过提升改造一批城市公园,推动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设,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构建“五位一体”城市公园体系;在贵阳贵安全域规划建设“爽爽贵阳·千园千道”环城健身步道,构建城市生态慢行系统。
四是实施文化森林体系建设。打造我市以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为主的自然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充分利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积极展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丰富森林文化宣传方式,开展特色文化展示、讲好贵阳生态故事。
五是实施富民森林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药材、森林蔬菜等林下种植,同步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为载体,发展森林体验、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新业态。着力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森林康养服务,培育一批森林康养基地,促进森林康养产业规范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