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和新闻发布处处长 陆安海】:尊敬的媒体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2022年度贵阳市生态提升主题新闻发布会。
3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忠雄主持召开贵阳贵安绿色经济发展和能耗“双控”工作专题会议他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市,奋力当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排头兵。要以“强生态”引领“强省会”,抓好生态产品供给、生态环境治理,着力提升环境承载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有机统一。
为大力推动强生态,着力提升“强省会”竞争优势,2022年贵阳市有关部门组成强生态指挥部,牢牢抓紧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实现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8%左右的两项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补齐短板、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强生态指挥部部分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与大家见面,介绍2022年度贵阳市强生态工作情况以及回答大家关心的相关问题,他们分别是: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义同志;贵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吴劲松同志;贵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发军同志;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李修瑶同志。
下面我们首先请李义副局长向大家介绍2022年度贵阳市强生态工作情况。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李义】:谢谢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贵阳贵安强生态工作相关情况,今天我将重点介绍强生态工作2022年度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情况。借此机会,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贵阳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位新闻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施“强省会”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赋予贵阳贵安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是提高贵阳城市首位度的重要举措。坚定不移强生态,着力提升“强省会”竞争优势,将贵阳市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集约节约、低碳循环,功能完善的生态性更强的城市”,不仅是贵阳贵安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的今后五年任务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更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为有力地推动强生态,强生态指挥部成员由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部门)组成。2022年,强生态年度任务工作包括2项主要目标和2项重点任务(10个具体任务)。
2项主要目标。
一是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二是实现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8%左右。上述指标均为年度统计数据,具体完成情况需要来年1-2月由统计部门提供。
2项重点任务,10个具体任务。
第一项“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攻坚行动,广泛发动宣传引导,健全工作责任体系、补齐设施建设短板、提升收运处置能力。”。包含4个具体任务,一是建设大中型生活垃圾分拣中心13座。南明区宝福山分拣中心、修文县龙场街道小河沟、息烽县永靖镇老街村2号地块已开工建设,其余分拣中心已选址,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可研编制、设计方案论证、资金筹措等工作。二是建成乌当区厨余垃圾处置项目。该项目已建成投用,对乌当区、南明区花果园、花溪区厨余垃圾进行应急处置。三是建成白云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提升至4700吨/日。项目主厂房和宿舍楼结构到顶,1号焚烧炉系统主体完成安装、点火调试,2号、3号炉系统正在安装;工程整体进度达到90%,计划今年内投入使用。四是聚焦“五个环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开展“干湿分类”宣传引导及知识培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按照便民化、人性化、易操作的要求,优化升级投放设施386个;开展31个分类示范小区创建,推行保洁人员对干垃圾进行第二次分类,确保生活垃圾“四分类”出小区。
第二项“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场战役;重点关注生态环境短板,推进采矿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加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力度。”。包含6个具体任务,一是蓝天保卫战:继续推进贵阳长乐钢铁有限公司、贵阳闽达钢铁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推进贵阳市黑烟车遥感监测系统等建设,提高移动源监管水平;每月组织各区(市、县)开展1次大气污染防治交叉督查。1.贵阳长乐钢铁有限公司、贵阳闽达钢铁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根据贵州省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及要求,贵阳长乐钢铁到2025年底前完成轧钢车间有组织排放改造及物料车间、渣场等无组织排放改造工作。目前,轧钢车间已完成厂房封闭前钢板搭建工作,炼钢除尘系统更换除尘布袋,物料车间、炼钢车间、废钢车间正在进行厂房封闭前钢板搭建工作,渣场已完成场地硬化。贵阳闽达钢铁到2025年底前完成轧钢加热炉、炼钢烟气除尘系统有组织排放改造及炼钢车间、渣场、厂区道路无组织排放改造工作。目前,轧钢加热炉已改用管道天然气,炼钢原、辅材料车间及渣场封闭改造已部分完成,厂区道路已全部硬化。2.推进贵阳市黑烟车遥感监测系统(二期)建设工作。黑烟车遥感监测系统(二期)共建设点位11个,已完成11个点位硬件设备安装,并实现通电联网,正在进行试运行,预计7月底前完成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全市黑烟车遥感监测点位达22个。目前,依托已建成的(一期)11个遥感监测点,对抓拍的黑烟车进行查处,今年以来,公布超标车辆344辆,移交公安交管部门处罚132辆。3.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交叉督查。制定《贵阳市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综合检查方案》,每月组织开展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交叉督查,加大对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露天焚烧等巡查力度,对各区(市、县)空气质量实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目前,发现处置大气污染问题136起,印发考核通报3期;4.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贵安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二是碧水保卫战:完成贵安新区农村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监管范围划定及标识标牌、围网修复工作;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3万吨/天),建成修文污水处理厂三期(1万吨/天)、开阳县三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0.3万吨/天)、南明区红岩污水处理厂(2万吨/天)、观山湖区北部金融城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3万吨/天),高新白云交界建设污水处理厂(5万吨/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8%以上。1.贵安新区农村千人以上供水工程监管范围划定工作已报新区财政预算,目前正在编制相关方案;2.修文污水处理厂三期(1万吨/天)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总体工程进度95%;开阳县三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0.3万吨/天)目前主体钢筋绑扎已完成,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总体工程进度60%;南明区红岩污水处理厂(2万吨/天)已完成项目立项、可研及初步设计报批,已完成环评、地灾、压覆矿及社稳等报批或备案工作,土建施工招标已完成,已签订施工合同,正在办理规划总图审批,施工现场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及边坡支护;观山湖区北部金融城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由于原厂址未通过规划论证,目前重新选址已初步确定,正在办理相关手续;高新白云交界建设污水处理厂(5万吨/天)已更名为于家湾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完成选址方案编制,正在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按程序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做好已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8%以上。三是净土保卫战:贵安新区地下水调查工作已完成基本摸排工作,目前正在开展重点区域细化调查工作;天峰化工厂区土壤调查已完成初步采样分析工作,下一步将结合初步调查结果再开展详细调查。四是固废治理战: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建设贵州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和贵阳市医疗废弃物处置项目,提升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1.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完成“无废城市”建设申报,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及跟踪评估项目,目前招标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方案编制。2.贵州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二期项目。已完成医废车间主体工程,及配套的污水处理站、调节池、碱液池主体工程,正在开展外墙的抹灰工作。已完成焚烧回转窑等设备基础,其他设备基础正在建设中。设备正在制作中,已完成设备约34%的制作进度,累计完成投资6131万元。3.贵阳市医疗废弃物处置项目。推进贵阳市医疗废弃物处置项目建设,内部装修已完成85%,主体工程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累计投资完成4200万元。五是督促矿山企业依法计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生产和在建矿山每季度提交井上下对照图/采剥工程平面图,持续开展矿山资源执法行动。1.督促矿山企业依法计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截至2022年3月底,我市共有合法有效矿山239个,其中215个已设立了基金账户,111个按要求计提了基金,使用基金6791.4279万元进行矿山恢复治理,治理面积221.015公顷,目前基金账户总余额34544.975万元。2.督促生产和在建矿山按时提交井上下对照图/采剥工程平面图。我市及时组织各区(县、市)自然资源督促在产和在建矿山提交第一季度井上下对照图/采剥工程平面图,第一季度贵阳市在产或在建矿山共计44家(乌当区2家,白云区2家,花溪区1家,息烽县19家,修文县5家,开阳县19家,清镇市6家),均按时提交了图纸。3.持续开展矿产资源执法行动。第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赴清镇市、开阳县、观山湖区、白云区、修文县、息烽县开展无证小煤窑及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督促各矿山业主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台账,保持我市矿山安全生产良好态势,维护我市良好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保障2022年“春节”及省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第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清镇市、修文县和白云区等易发、多发非法采矿行为的重点区域开展联合巡查。第三,按照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管理厅要求,印发实施《贵阳市非法开采砂石土等矿产资源专项检查整治行动方案》,成立了贵阳市非法开采砂石土等矿产资源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市自然资源及应急管理系统开展打击非法采矿工作。第四,2022年一季度,开展专项巡查400余次、动态巡查2000次,发现非法采矿点7处,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6份,查封取缔窝点数1处,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30余宗,结案12宗,罚款共计人民币79.2万元,没收违法矿产品312.7吨,没收违法所得12.7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4人。六是建设改造污水管网160公里(含贵安新区)。编制完成《贵阳贵安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方案2022-2024年》,经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截至目前已建设改造污水管网65公里。
接下来,强生态指挥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强省会”工作领导小组部署,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根据《贵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结合市委生态文明委和贵阳贵安生态环保委议事协调职能,全力推进强生态工作。二是加大统筹调度力度,完善统筹调度机制和方法,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跟踪推动重点任务。三是强化任务督办督促,紧密配合纪律作风保障指挥部,针对相关报告、数据,深入实地确认,对弄虚作假等行为,及时上报处理。
【贵阳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和新闻发布处处长 陆安海】:谢谢李局长的介绍。
下面,我们进行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单位名称。
【记者提问】:请问能耗“双控”具体是指什么?贵阳市近期节能工作开展思路?
【贵阳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和新闻发布处处长 陆安海】:这个问题请贵阳市发改委吴劲松调研员来回答。

【贵阳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 吴劲松】:能耗双控主要指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总量指的是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则指的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能耗双控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中对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进行了重点说明。目前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一是要求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二是要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逐步降低。当前贵阳市节能工作核心是“优总量、挖存量、调增量、活变量”。一是优化能耗总量,以优化用能为核心,高效利用能耗总量,合理设置能耗双控目标和进度,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挖掘能耗存量,以提高能效为核心,推动现有产能节能减排,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进度,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控“两高”行业,严控高能耗原材料产品外流;三是调节能耗增量,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强化与周边市州合作,争取用能指标;四是用活政策变量,积极跟进国家和省政策动向,主动开展政策研究,抢抓发展机遇。
【记者提问】: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县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基本实现垃圾零填埋”。请问“强省会”如何来落实这项目标?
【贵阳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和新闻发布处处长 陆安海】:有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李修瑶副局长回答这位记者的提问。

【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 李修瑶】:城镇发展带来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对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出更高要求;焚烧发电是当前国内生活垃圾减量及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2022年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县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基本实现垃圾零填埋。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加快补齐贵阳贵安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缺口。
2021年底,花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二期)已正式投用,设计处理能力达2400吨/日;今年,贵阳(白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也将投入使用(4月26日,第一台炉已点火烘炉),到年底,贵阳市生活垃圾焚烧设计处理能力提升至4700吨/日,六城区、清镇市、修文县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在清镇市、开阳县、贵阳市东部(乌当区)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到2025年,贵阳市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将提升至6400吨,实现全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贵阳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和新闻发布处处长 陆安海】:谢谢李修瑶副局长。下面,请记者继续提问,有请这位记者朋友。
【记者提问】:请问市住建局如何结合城市更新推进雨污管网建设改造工作的?
【贵阳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和新闻发布处处长 陆安海】:这个问题,我们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李发军副局长来回答。

【贵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李发军】: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21〕36号)及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贵阳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工作指示精神,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市住建局牵头会同市相关部门、属地政府、有关管线专营单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拟定了《贵阳贵安城镇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年)》,将排水管网作为重要建设改造内容,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市政道路建设等重点工作同步推进雨污管网建设改造工作,并对中心城区部分大沟实施改造,积极推进排水设施薄弱区域治理,加快补齐中心城区排水设施短板,提升污水收集能力和处理效能,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形象。截至4月底,2022年共完成建设改造雨水管网62公里(完成省级年度目标任务的103%),污水管网65公里(完成省级年度目标任务的40.62%)。
【贵阳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和新闻发布处处长 陆安海】谢谢李发军副局长。
各位记者朋友,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生态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贵阳市的生态建设工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出很多亮点和特色,请记者朋友们结合今天各位领导的介绍,多提炼、多总结、多宣传,还有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的请与我们相关部门联系,也可与我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直接联系。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