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专项规划》解读
发布日期:2021-10-01 10:50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和《贵州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贵阳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专项规划》。
一、《规划》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同时,也是应急管理系统成立以来,第一个五年规划,贵阳市政府、市应急局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专门列入两个篇章“提升城市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国民经济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编制应急管理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市委十届五次、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应急事业全局,紧紧围绕全省“一二三四”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进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聚焦建体系、固根本、防风险、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统筹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妥善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开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的应急保障。
三、《规划》聚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结合贵阳贵安社会经济发展,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全民安全生产意识普遍提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灾害救援和社会救助能力全面增强,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提供有力保障。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贵阳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专项规划》主要内容由六个方面组成。一是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高效治理模式。坚持党政同责,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在灾害事故应对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应急管理集中统筹、资源整合等能力提升,形成救援合力,减少各类灾害事故的损失。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三是强化灾害防治,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及隐患排查治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研判、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防灾减灾救灾技术装备等四个能力,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相关体系。四是完善应急保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提高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及支持措施,构建并完善综合应急救援、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强化科学技术引领支撑,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创建工作。五是强化应急管理能力,构建完善社会共治体系。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构建完善应急管理社会共治体系。六是推进消防救援体系稳步发展。紧紧围绕“全灾种”、“大应急”职能定位,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构建社会消防安全防控体系,全方位加大公共消防基础建设投入,强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消防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坚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原文链接:贵阳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