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关于紧紧围绕“强省会”五年行动, 奋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布日期:2021-05-31 16:31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总要求,在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结合实际,中心党组提出紧紧围绕“强省会”行动,奋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市委“强省会”决策部署,以平台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持续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认同感为目标,牢牢把握“提供优质服务、保障阳光交易”定位,聚焦“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统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高效、公平、诚信、规范,大幅提升交易平台服务与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努力构建交易平台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总牵头、总协调、总枢纽的工作机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充满活力、共治共享的公共资源交易生态,奋力打造“全流程在线、全方位监督、全过程见证、全行为评价、全天候服务”交易平台,为我市“十四五”规划和“强省会”行动顺利实施作出应有贡献。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聚焦全流程在线,着力推进交易电子化、智能化建设
1.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系统。一是将项目入场到合同签订各交易环节电子化。实现项目入场登记、发布公告、招标(采购、出让)文件获取、投标(响应)文件递交、开标、评标、质疑(异议)、投诉、结果公示、中标通知(成交确认)书发放、中标(采购、出让)合同签订等交易活动线上完成,实现交易监管全程在线。二是实现交易辅助流程电子化。建成评审费支付服务系统、投标保函服务系统,完善专家抽取服务系统、开(评)标场地管理系统、评委签到服务系统、保证金缴退服务系统。
2.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运用。一是加强交易数据中台建设。注重交易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牢数据库基础。二是有序推进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在文件编制、评审及定标工作中的运用,提升文件编制、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维护交易的公平性。
3.加强系统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一是强化风险防控责任。建立系统风险防控责任制,落实防控责任,确保系统安全保障工作扎实有效。二是完善风险防控措施。通过系统优化、技术升级、增加设备等手段全方位筑牢防控屏障。
(二)聚焦全方位监督,着力推进场内制度规则建设
1.全力推动交易文件标准化、规范化。一是结合实际,本着依法、公平、信用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各类交易文件标准文本,不断提高交易文件规范化水平,防止交易文件违法违规“量身定做”,实现交易公告(公示)、招标(采购、出让)文件、投标(响应)文件、质疑(异议)、投诉函,中标(成交)文件,竞谈、竞磋报价,中标(采购、出让)合同标准化。二是按照电子化为常态,纸质为例外的原则,加大交易文件电子化工作力度,逐步实现交易文件电子化全覆盖。
2.强化场内规章制度建设。一是制定交易各方场内行为规范。将交易各方场内行为纳入规范化管理,明确各方应当遵守的规则、制度以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建立与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工作沟通联络机制,及时互通相关信息,有效保障法律法规在交易平台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受到处理。三是强化场内秩序的维护和管理,紧盯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严防各类不良行为发生。四是统一监管规则。本着有利于形成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规范高效市场的原则,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交易监管规则统一,实现同类别项目、同交易方式下同规则监管。
3.建立质疑(异议)投诉集中接转机制。实行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接转质疑(异议)投诉函,进一步畅通质疑(异议)投诉渠道,增强质疑(异议)投诉的规范性和效率,降低质疑(异议)投诉成本,有序推进投诉处理结果公开。
4.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一是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确保依法应当发布的交易信息在法定媒体得到准确全面及时发布。
二是充分利用中心自建媒体广泛公开交易信息。三是以信息公开促进社会监督,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在不影响交易活动公平性条件下,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交易信息外,努力扩大相关交易信息公开力度和范围,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5.创新监管方式。一是积极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贯彻落实,健全完善协同监管运行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二是大力实施“互联网+监管”,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监管领域的作用,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6.积极推动标后监管。将合同履约、项目验收、款项支付逐步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交易链监管全覆盖。
(三)聚焦全过程见证,着力推进交易档案规范化建设
1.制定交易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度。统一交易资料归档标准和要求,明确交易档案建档、保管、利用的工作规范,提高交易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全力推进交易档案电子化。一是建设交易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交易档案资料电子化归档和信息化管理。二是加强电子档案保管工作,防止档案的损坏、篡改和伪造,维护档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档案信息完整、真实和便捷利用。
3.建立交易见证工作制度。一是制定交易全过程见证工作流程,明确见证工作责任,强化见证工作质量。二是制定见证工作制度,将见证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见证工作及时高效、客观准确、监督到位、全程可溯。
(四)聚焦全行为评价,着力推进场内交易诚信建设
1.建立交易各方场内行为评价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交易各方场内行为规范,开展交易各方场内行为评价,实行动态管理,推动场内交易诚信体系建设。
2.加大信用在交易活动中的应用。发挥信用在市场竞争中的导向作用,彰显守信激励、失信受限的市场法则,促进交易活动诚信规范、公平竞争。
3.建立交易主体信息库。结合诚信建设和交易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交易主体信息管理系统,为行为评价和交易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4.建立评价信息公开制度。一是定期发布交易主体场内交易行为评价信息,促进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推动交易主体行为自律。二是及时曝光交易活动中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
(五)聚焦全天候服务,着力推进交易服务提质增效
1.强化服务意识和能力建设。一是树牢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意识,以解决服务对象急难愁盼为己任,建立服务对象定期征求意见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工作制度,实现察民情、访民意常态化,解决问题精准化。二是加大干部职工能力培养工作力度。开展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能力提升、作风历练专项工作安排,制定工作规划,确保取得实效。
2.建立服务对象培训工作机制。将服务对象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筹谋划,科学安排,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系统操作等培训,提高交易各方依法规范参与交易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网上服务窗口建设。充分利用中心自建媒体,优化网上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事项,努力实现服务对象咨询服务“一趟都不跑”。
三、主要工作目标
(一)2021年实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和不见面评标(审)。
(二)2022年启动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中台建设,实现区块链技术在交易活动中的初步应用。
(三)2022年建立场内行为规范和评价制度,制定交易见证工作规则和流程,建立交易档案管理制度。
(四)2022年建立服务对象培训工作机制,启动服务对象常态化培训工作。完善网上服务窗口功能,力争实现咨询服务“一趟都不跑”。
(五)2022年完成交易主体库建设。
(六)2022年实现违法违规行为曝光。
(七)2022年档案电子化率达80%,2023年达95%。
(八)2022年实现投诉处理结果公开。
(九)2023年建成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中台,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评审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十)从2023年起,开展场内交易活动质量评价,将质疑(异议)率、投诉率、复评(审)率、流标率、按期公示率、按期发放中标通知书(成交确认书)率、按期签订合同率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以此推动交易活动服务与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组全面领导,将平台高质量发展纳入中心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研究部署,科学统筹规划,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有序推进,稳步有效实施。
(二)强化协作配合。各处室要把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强力推进,凝心聚力,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考核督促。强化工作责任,明确任务目标,建立科学考评监督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强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