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贵阳贵安全面实行林长制工作推进

贵阳贵安认定在库古树名木4032株

发布日期:2025-05-19 11:43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古树名木是宝贵的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近年来,贵阳贵安不断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措施,让4000余株古树焕发新机。‌

贵阳贵安通过开展多轮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完成全市古树名木核查,建立古树名木资源空间数据库上图管理和统一挂牌,实现“一树一档一码”数字化管理。全市认定在库的古树名木有4032株(含名木2株),其中,一级古树322株,占总数的7.99%;二级古树765株,占总数的18.97%;三级古树2944株,占总数的73.02%,树种主要以柏木、朴树、银杏、皂荚、樟、枫香等。同步开展古树名木复核,目前已完成1400余株,复核完成后将实现新一轮古树名木智慧数字化管理。

同时,依据古树名木行业规范,邀请有关专家把关,实地“望、闻、问、切”诊断,建立“一树一策、一树一案”,主要以实施地上部分清腐修枝、树洞修补、杀虫消毒;地下部分挖设复壮沟、埋设透气管、根部施肥及不同季节差别化养护等主要措施,开展古树复壮保护工作。近三年来,通过省级资金投入285万余元,开展古树复壮60余株,确保古树得到科学有效的养护。

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贵州省古树名木大树保护条例》,与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开展“春风”行动、“清风”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古树的行为。充分利用古树公众责任险,建立古树紧急救援机制,近两年通过保险渠道复壮及消除安全隐患共50余株,理赔53万余元,切实保护了古树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古树1+1”“七夕下的告白”“双百古树”评选等多方式多途径开展古树保护宣传,提高公众对古树的保护意识。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走访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古树背后的历史典故,将古树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讲好古树保护背后的故事。修文王阳明手植柏和开阳县堕央村楠木,分别入选全国双百古树中的“全国最美柏木”和“全国最美楠木”。

来源:天眼新闻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