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新天生活圈:生活“不出圈”,幸福“出了圈”!
发布日期:2024-04-28 10:51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不管是去超市购物、还是出门吃饭,或是去公园散步、去健身房健身,或是送孩子上学、去周边的社区医院看个病,居民15分钟步行,就能轻松满足各种日常生活需求——“一圈多能”正在遍地开花......
位于乌当区中心城区中部的新天生活圈,范围主要涉及新光路、新创路、高新路3个街道办事处及其下辖5个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生活圈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约3.23万人。圈内配置“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市停”要素共113个,这些便民设施可辐射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小区,满足周边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解决了“买菜难”“停车难”等现实问题,保证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毗邻生活圈的松溪河湿地公园,是俸阿姨每日必去走一走的地方。“推开窗户是花园,走出家门是公园,我们就住在公园里面!”家住新光厂的俸阿姨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和伙伴到公园锻炼,呼吸这里的新鲜空气,享受“15分钟便民生活圈”带来的快乐。公园入口处的“歌舞广场”更是周边各个小区居民最爱的“交谊舞基地”,每天都十分热闹。这里还是合唱团、太极队、舞蹈队等多个社区特色团队从无到有的“始发地”。大家自发组织起来,把每天的业余活动发展成“事业”,让银发生活不再寂寞。
“以前没有公园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在哪里去活动、娱乐,现在很方便了。”居民俸桂香说道。
小公园、大民生。公园内不同方位的健身步道可攀登至公园最高峰,在山顶的塔楼,可登高望远俯瞰整个公园,公园道路四通八达,建有室内活动场馆、多功能运动场,便于居民健身锻炼。“如今,家门口的幸福体验越来越多!”新光片区居民纷纷说。
问需于民、求计于民,让“15分钟便利生活圈”建设始终充满活力。据了解,新天生活圈的新建及改扩建要素主要集中于新光里文化创意产业园,该产业园是新天生活圈内利用闲置工业厂房,在保留“三线”工业旧址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以“三线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集文创、商业、便民为一体多功能现代化生活园。
一个“圈”覆盖养老生活方方面面。位于新光路一侧的新光养老服务中心就像是一家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新光职工医院.......闲暇时间里,老人们都愿意走进来,或锻炼身体、或聊聊家常、或看病就医,只要来到这里,老人们就会对社区养老生活特别有底气,感觉幸福感时时都萦绕在身边。
据悉,新光社区居委会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达1038人,占比22%,为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乌当区利用国有企业闲置资产,采取政府、企业共同投资,社会化运营的方式,打造建设能满足2300余名老年人医养服务需求的新光养老服务中心,集医、养、康、护四位一体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既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又能解决老人就医问题,从生活照料到心理慰藉,全方位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
“我们上了一套24小时监控系统,全部是无死角监控,比方说晚上有人蹬被子,护理人员马上解决,不等老人按铃我们就解决完了,而且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要留痕的。”贵阳新光医养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涛向记者介绍,未来新光医养将重点打造医养结合模式,利用成熟管理经验和专业的护工队伍,依托医院完善的医疗设施和医师队伍面向全国推出旅居康养计划,成立旅居康复养护中心,配置旅居养老床位100张,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及个性化服务。
“我在这里住一年多了,每天都吃得很好,照顾得也好,每天都做游戏,唱唱歌,都很开心”。居民曾素华说。
80岁的曾素华老人,因腿脚不便,患有基础性疾病,常年需要人照顾,由于子女忙于工作,家里无专业医疗救护设施,老人常年居住在新光养老服务中心,因家就在附近,子女照顾也方便许多,实现了让老人养老不离家。
新天生活圈,更是“幸福圈”,尤其是老年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网罗到一起,让老人们既享受到切实的方便,又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15分钟不仅是时间尺度,更是衡量居民生活方便程度、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作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15分钟生活圈”已成为新光社区的标配,能满足居民教育、医疗、养老、购物、餐饮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所需,为高质量生活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