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强省会”贵阳贵安在行动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

南明区:智慧停车破解“停车难题” 花果园片区焕发交通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5-08-18 11:35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南明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依托数字化转型契机,在贵阳市交通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联合宏立城物业、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多方力量,在花果园区域创新打造智慧停车引导系统,通过“政企协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有效破解老城区“停车难、出行堵”难题,为超大型社区治理注入智慧动能,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探索南明路径,努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事实绩。

精准施策:政企联动构建“智慧停车生态链”

花果园片区作为贵阳市人口密度最大、业态最复杂的社区之一,曾因停车资源紧张、管理粗放等问题饱受市民诟病。南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停车难既是民生痛点,也是城市治理的‘微缩考场’。我们以‘绣花功夫’推动系统化治理,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民。”

南明区以“数据共享、资源整合”为原则,联合宏立城物业对辖区48个停车场开展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改造,完成6.9万个车位的静态信息治理(包括定位、入口、收费标准等),并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实现动态数据实时采集(在库车辆、空位数量等),构建起覆盖10平方公里区域的“一网统管”停车数据库。

与此同时,依托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为停车场部署车牌识别、无感支付系统,将车辆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9%,平均通行效率提高70%;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则接入南明区停车数据资源,通过“导航+车位查询+在线缴费”功能,为市民提供“找车—停车—缴费”全链条服务,实现“指尖一点,车位尽知”。

科技赋能:立体化解决方案释放“空间红利”

面对老城区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南明区坚持“向科技要空间”,推动机械式立体车库、桥下空间改造等创新实践。青云路智慧停车场便是典型案例——该项目总投资4.8亿元,通过11层立体机械车库设计,将729个车位“叠”进2万平方米空间,日均服务车辆超3000台次,成为贵阳首个“停车+商业”综合体,有效缓解周边剧院、商圈等区域的高峰期拥堵压力。

在松山南路、遵义中路等重点路段,南明区联合宏立城物业、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多方力量实施“智能车位引导”,通过百度地图、高德地图APP实时显示车位占用状态,并结合AI算法预测停车需求,根据动态停车资源提供停车诱导。数据显示,系统上线后,区域内车辆平均寻位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1分钟。

民生为本:从“有位可停”到“便捷无忧”

以前节假日在花果园购物中心带孩子逛商场,总为找车位发愁,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到附近空位,停车缴费全程不用下车,体验特别好!”家住花果园的市民陈女士对智慧停车引导功能赞不绝口。

南明区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发力,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方面,依托高德、百度地图,市民可实时查询车位余量、预约停车、在线缴费,停车系统还能通过信用积分享受ETC停车优惠;另一方面,针对老年群体和特殊需求人群,保留人工引导、现金支付等传统服务,并在主要停车场增设无障碍通道和临时便民泊位。

未来展望:打造智慧城市“南明样板”

南明区大数据局应用服务科科长李冰表示,智慧停车只是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起点。下一步,南明区将深化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推动停车数据与贵阳市城运中心交通、公安等系统融合,基于“花果园一张图”数智管理基座形成智慧交通管理底座;同时计划在花果园区域推广“停车诱导屏+AI信号灯”联动调控模式,探索“错峰共享车位”“夜间经济专属停车区”等创新场景,为花果园区域交通治堵提供科技支撑。

从“路边停满愁”到“智慧停得好”,南明区以“用绣花功夫在寸土寸金的空间内挖掘增量”的实践,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随着更多智慧技术的落地,南明区不断用科技赋能城市超大型社区治理,织就城市治理新图景,让市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