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强省会”贵阳贵安在行动工作推进新型工业化

贵阳市2025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25-07-31 11:50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国际在线记者: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请问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如何看待上半年经济运行表现?

杨云(贵阳市统计局副局长):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在“稳”“强”“扩”“新”上下功夫。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健,发展向好的内生动力延续,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年中答卷。主要来看:

一是以“稳”筑基,发展基础更加扎实。根据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延续一季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长态势,切实扛起了挑大梁、作贡献的省会担当。金融规模稳步扩大,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758.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19.02亿元,贷款余额23576.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13.11亿元。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9%,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

二是以“强”增效,生产供给更加有效。上半年,全市农业、工业增势良好,生产供应充足,服务业增长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快于全省0.8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畜禽产品供应充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7%,工业的压舱石作用更加显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4.3%,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蹄疾步稳。

三是以“扩”加力,增长动能持续积蓄。上半年,全市消费扩容增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47亿元,规模持续扩大,同比增长5.3%,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快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延续两位数增长,达到13.6%,较一季度加快3.3个百分点。投资扩量增质,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工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6.8%、7.9%,快于投资平均水平4.3、5.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支撑有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9%、6.1%、8.6%、9.3%,均快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四是以“新”突围,经济结构持续改善。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2%,快于全市投资14.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5.6%;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5.3%,快于工业投资58.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3.8个百分点。大规模设备更新助推新质生产力提速扩量,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52.8%,较一季度加快9.2个百分点;工业中规模以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生产加快,分别增长104.7%和72.5%;绿色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中,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66.5%和337.8%。

总体来看,在外部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上半年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下阶段,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要求,更好应对外部压力,持续优化内部结构,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全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中国商报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情况及特点。谢谢!

李玲(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副队长):谢谢您的提问。上半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结合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消费新场景,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稳中有升。具体来看,全市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全市CPI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CPI同比上涨0.4%,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5和0.4个百分点,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第5位,在全省9个市(州)排第1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上涨0.3%;服务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0.1%。

二是各项提振消费、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消费市场活力不断增强,部分领域价格温和上涨。首先,食品价格稳中略涨。上半年,全市粮油等主要农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监测的14类主要食品价格呈“8涨5降1平”,带动食品价格上涨1.2%,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主要食品中,葡萄、苹果、香蕉等价格上涨,带动鲜果价格上涨9.4%。畜肉类价格上涨0.8%,其中受去年翘尾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9.3%。受肉牛产能逐步释放影响,牛肉价格下降9.5%。全市禽蛋产能不断扩大,蛋类价格下降0.4%。全市耐储蔬菜和茄果类蔬菜市场供应充足,惠民生鲜超市发挥稳定市场、平抑物价、保障基本民生作用,鲜菜价格下降0.9%。其次,服务价格上涨0.9%。“爽爽贵阳”火爆出圈,飞机票、旅游、在外住宿价格分别上涨11.6%、2.1%、1.5%。

三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等影响,核心CPI逐步回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月度同比自去年9月份起逐步回升,6月份同比上涨1.0%,创15个月以来新高。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继续扩大。上半年,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金价上行影响,金饰品价格上涨38.9%,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

四是能源价格下降明显。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全市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0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0.30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7.1%和7.6%,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扩大4.6、4.9个百分点。能源价格下降对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抑制作用明显。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贵阳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您对贵阳市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今年以来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是如何看待的?

杨云(贵阳市统计局副局长):谢谢您的提问,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贵阳市以“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为导向,全面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发展聚新、聚欣、聚精成效显著,企业生产效益向好,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势,连续16个月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长19.3%,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个百分点。

“聚新”方面,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着力打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集群。上半年,全市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9%和30.1%,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20.1和19.3个百分点。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67.8%和77.8%。

“聚欣”方面,以创新驱动服务器制造产业和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欣欣向荣。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9.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数字经济及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64.9%。

“聚精”方面,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富矿精开”,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分别增长70.8%、11.4%;规模以上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制造业分别增长22.8%和8.5%。

同时,企业效益利好积聚,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9%,利润总额增长35.4%,营业收入利润率增长10.9%。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下阶段全市将持续以工业强市为引领,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增长动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谢谢!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