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综保区打造复合型多功能政务服务大厅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发布日期:2023-01-09 11:50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贵阳综保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贵州省“1+9”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之一,始终聚焦服务外向型企业和项目,以打造“贵人服务·综心办”政务服务品牌为抓手,立足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区域特色,以实体大厅优化升级为支撑,建设国际化、去柜化、扁平化、全功能、一站到底式的政务服务模式,打造出复合型多功能大厅。
一是打造具有综保特色的“1+2+3”政务服务模式。以全省推行一窗通办“2+2”改革模式为契机,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要求,结合实际推行“1+2+3”工作模式,即1区(法人综合服务区)+2岗(咨询岗、投诉岗)+3服务(党群服务、政务服务、园区服务)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综保特色政务服务品牌,扎实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并以政务服务大厅优化改造和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探索建设出党建引领的又红又专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专业型、智慧型大厅,突出党建引领效应,形成党政融合的服务品牌联动效应,推动窗口实现“去柜台化”零距离服务,打造“咨询引导区——自助服务区——交互服务区——特色服务区——投诉接待区——沙龙活动区”的全链条服务闭环。截至目前,已在沙龙活动区-综保悦读空间举办主题活动两次。
二是在全省率先推行“去柜台化”零距离服务。在政务大厅保留公安交管窗口不变,其余窗口全部撤除,将服务窗口前移到咨询服务总台,直接由税务、市场监管、综合或代办窗口派人到综合服务窗口台接待企业办事群众,将部门原有窗口整合为后台。按照资源距离最短、前后台衔接最快的原则设置无差别受理“大综窗”,做到“一窗通办、通窗可办”。以“零距离”服务模式进行现场办公,持续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目前,已实现政务服务“大综窗”和各部门业务同区域可办。在自主办及辅导办区域,除办理涉税事项外,也能协同办理市监部门和海关部门部分业务。企业、群众不用在多个行政机关多头跑、多头找,在一处即可完成跨部门事项,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
三是持续深化涉企“三务合一”改革 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按照“园区事园区办”的要求,我区围绕“最好一次都不跑、最多跑一次、就近跑一次”的目标,推动省、市、区三级涉企事项清单的梳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打造具有园区特色的全链条闭环审批服务模式,切实解决开发区机构不健全、园区涉企事项承接办理困难等问题。并做到突出外资外贸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突出海关特色业务、突出“党群服务、政务服务、园区服务”一体化协同。在紧紧围绕“园区事园区办、园区事园区毕”目标的同时,中心与区组织人事部、园区服务中心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推动建立“三务合一”服务体系,将政务服务事项、党群服务事项、园区服务事项均按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进行梳理并在政务服务网上发布。截至目前,园区服务中心涉及水电报装等公共服务事项4项、区组织人事部涉及工会及职称申请共5个事项已按“应进必进、应上尽上”要求实现集中进驻。
下一步,贵阳综保区将进一步发挥出政务大厅直接面对企业群众、直接服务市场主体的作用,围绕“企业设立+基础要求+资格资质”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企业专属服务空间建设,从招商、安商、营商闭环服务角度形成目标企业定制化集成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建立多元化服务机制,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促进市场主题培育发展,让政务服务中心成为服务创业就业、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的“企业商务中心”“企业诉求接处中心”,打造出具有综保特色的“企业之家”。同时作为全省政务服务‘2+1+1’试点单位,中心将积极推进法人服务区全程代办服务,建立健全精准服务园区企业代办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为贵阳综保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务服务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