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八月贵州科学城规上工业产值超143亿元
发布日期:2025-10-10 10:04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去年9月省政府批复贵州科学城规划扩容以来,贵州科学城对照省、市、区要求,全力加快建设。今年1至8月,贵州科学城规上工业产值143.87亿元,同比增长8.56%。
作为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贵州科学城着力构建“管委会+中心+公司+行业委员会”的运行体系,推动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在这一机制下,管委会强化统筹调度,及时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城服务中心协同各部门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新组建的科学城产业集团专注“建、管、运、投、服”等市场化运营;行业委员会以“业界共治”新模式,从航空发动机、前沿新材料、大数据等领域出发,赋能产业集群“加速跑”。
机制理顺了,创新主体的培育也按下“快进键”。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贵州科学城一方面聚焦航宇科技、顺络电子、振华新材料、雅光电子等龙头企业,推动其成为国产大飞机环锻件核心供应商等;另一方面实施知识产权“零突破”计划,培育300余家创新潜力企业,构建起梯次衔接的企业集群。
企业梯队初具规模,更需创新活水灌溉。贵阳高新区积极推动“外联内聚”,与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277名,实施产学研项目270余个;与中南大学、南方科大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科技企业26家;与本地高校共建“转化快速响应站”,推动18项成果落地。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离不开平台载体的有力支撑。贵州科学城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转化服务体系,依托“加速营”和27个“响应站”组成技术需求网,深入209家企业挖掘需求218项,促成成果转化5项。同时,建成14个企业类中试平台和11个行业类中试平台,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食品等多个领域,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平台搭建起来,更需生态赋能。贵州科学城连续举办“四城”联动科创交流周,累计开展70多场活动,促成合作80余项,帮助企业融资3.5亿元,逐步形成“活动搭台、服务赋能、合作共赢”的可持续科创生态。
今年以来,贵州科学城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79人、技术人才500余人,其中院士2名,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强劲的创新动能。
多措并举之下,贵州科学城结出累累硕果:“三大生态圈”聚集58家企业,1至8月产值突破100亿元;创新平台数量质量双提升,1至8月新增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1家高新技术企业。
(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