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助“赢商” 让民企“轻装快跑”
发布日期:2025-09-30 09:01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机器轰鸣不息、生产线银光流动、工人麻利操作,一套套铝材封装待发。
“8月份本是行业淡季,没想到一场‘筑企秀’帮我们打开了销路,订单比旺季翻了一倍。”盯着不断跳动的生产数据,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衍雷难掩兴奋。
这份“淡季不淡”的惊喜,是贵阳贵安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政策措施的背景下,政协提案持续追踪、强力助推,提案承办单位认真吸纳、精准发力的生动体现。
作为企业的“娘家人”,在对贵阳贵安1300多家民营企业的走访调研中,市工商联敏锐地捕捉到了企业发展的“痛点”。
着眼于民营企业“成长的烦恼”,市工商联于今年初向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将企业呼声转化为具体建议。如今,这份凝聚着调研心血的提案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
“政策就是要‘跑’在企业车间里,看到生产线转得欢、订单接得满,就知道提案落地有声了。”市工商联副主席付坤说。
“五帮”赋能 民企“跑得快”
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阳光雨露”的滋养和支持。
循着政协提案中的建议和民企心声,今年5月初,《贵阳贵安服务民营企业“五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出炉”。
“五帮”帮什么?找订单、增融资、降成本、强基础、提干劲——从5个方面细化的18项“硬核措施”,有力回应了民营企业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
“以前找合作像大海捞针,本地企业之间也缺乏了解。”李衍雷口中提到的“筑企秀”,正是这18项“硬核措施”之一。在这个专为本地民企搭建的“订单舞台”上,本地民企轮流登场,“台上”激情自荐,“台下”寻找机会。
政府“筑”平台,企业“秀”发展。“我们把产业‘生态圈’变成企业需要的‘朋友圈’,让大家安心把生意做大。” 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肖飞介绍,截至8月底,今年的19场“筑企秀”成交额已达4.1亿元。
“今年本地客户新增200户,还有省外客户上门,谈成了60多笔订单。为此,我们新招53人、加了3条生产线。”李衍雷的一组数据,透着发展的信心。
贵阳贵安深耕“贵人服务”品牌,不仅用好政策机遇、主动为民企“找订单”,还通过融资增信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融资。
打开新思路,企业“知产”也能变资产。在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大家忙着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及度和惠及面。“通过搭建银企平台,今年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金额达到5.4亿元。”该处处长计雯说。
法治护航 民企“行得稳”
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是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大胆发展的“定心丸”。
白云区兰欧酒店前台经理万玉梅对7月初的一次执法检查记忆犹新。“消防救援大队执法人员一到就主动出示二维码,扫码、亮证、录入……按照预约的检查任务,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以前对于各类检查常措手不及,资料调取耗时费力,现在高效有序,我们也轻松。”万玉梅说。
小小的二维码背后是执法理念之变。5月12日,贵州省涉企行政检查“扫码入企”系统启用,如同为执法行为装上了“记录仪”,有效避免乱检查等执法乱象。行政机关还结合实际,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首违不罚,让企业更有信心投入到生产经营与创新发展中去。在市司法局副局长江朝鸿看来,“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正成为贵阳贵安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的共识。
为给民营企业撑好“权益保护伞”,贵阳贵安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纷纷使出“看家本领”。
7月,贵阳贵安“百所联百会·千律进万企”法律服务三年行动启动,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商会、观山湖区总商会已分别与律师事务所结对。后续还会有更多市、区两级商会当“红娘”,帮助企业与律所搭建桥梁——专业律师化身“法治医生”,为民营企业做“体检”,规避股权结构、合同管理中的隐藏风险。
“这犹如筑起法治‘防火墙’,让企业少走弯路、少‘吃苦头’。”付坤形象地比喻道。
多方“会诊” 民企“走得顺”
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中小微企业辛苦干一年,却常遇到财税手续不全、贷不到款等难题。”8月21日,市政务服务大厅一侧的会议室里,70余位民营企业代表正专注聆听市工商联、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委金融办举办的财税研讨会。
“以往总抱怨银行门槛高,今天才明白,规范财税是‘通行证’。”一位食品生产企业财务总监的感慨,道出了不少小微企业的心声。当天,政府、银行、财税专家分别带来“政策红包”“融资地图”“财税体检表”,不仅精准直击企业的融资痛点,也让“企业之家”的服务温度触手可感。
从会议室里“集中会诊”,到隔壁政务大厅的“高效办理”,贵阳贵安正以“跳出政务服务做服务,走出政务大厅做服务”的工作思路,将“企业之家”的服务阵地延伸至各类场景,主动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通过高效流转、协同办理,已有1.1万余件企业诉求得到及时解决。
有了坚实的后盾,贵阳贵安民营经济更显生机活力——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贵阳贵安市场主体总数已突破104万户,民营主体占比达99.64%;8月底发布的“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贵阳本土民营企业贵州通源集团继续上榜。
“我们将从优化环境、要素保障、主体培育、政策落实、助企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在市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处负责人王怀看来,政企同心、真情共行,贵阳贵安民营经济定能步履铿锵,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续写精彩篇章。(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