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海峡创新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区域副总经理刘丹:用技术点亮“养老之光”
发布日期:2025-01-12 16:0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一员,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未来将使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打通政府、社区、机构、家属、老人的居家养老脉络,挖掘其中蕴藏的经济富矿。
当下,贵阳市养老模式多元并存。养老机构以专业之长,为失能、高龄老人撑起安心港湾;社区养老立足本地,用多彩活动、贴心关怀,为老人编织温暖社交圈;居家养老承载着老人对家的眷恋,予人归属感。但是,目前养老服务存在重复与空白的情况,经济效益也大受影响,养老资源供给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企业坚持以“强省会”为立业核心,致力解决贵阳市养老资源之间的有效协同。
我们从技术底层出发,云计算赋能的“颐养观山湖”综合养老平台汇聚海量养老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有效把握老人需求。物联网技术能有效解决了健康监测与数据采集难题,将养老数据传输于云端存储,帮助行业提取有效数据价值。同时,智能化照护与远程管理,有效解决老人紧急救援与实时的安全保障。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智能客服随时待命,让沟通高效流畅,优化算法、合理分配人力降本增效,在康复领域为老人量身定制方案,加速康复进程。
当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在“颐养观山湖”平台上实现紧密联系,基于老人健康、兴趣数据、家属刚需“宝库”,开发健康保险、特色旅居等多元增值服务。数据安全关乎老人隐私,平台则通过数据防护墙筑牢安全防线。
我们将携手各界,培育养老生态,用技术点亮“养老之光”,让其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为贵阳贵安的“数字活市”战略贡献企业力量。
热点问答
记者:刘代表,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1%,意味着中国迈进中度老龄化社会。那么,在数字全面赋能康养行业的情况下,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供给问题,您认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刘丹:我认为,当下要解决服务供给问题,首先是随着贵阳市老龄化率的持续走高,需要政策引导调整区域养老资源的差异;其次,要建立更多的养老培训机构以及实训基地,为未来的居家养老服务奠定基础,同时需要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行业地位;另外,要抓住45岁到60岁人群就业转型的需求,积极鼓励该年龄段人群就业转型,投身于养老行业。
记者:刘代表,如今几乎没有纯粹的传统行业,包括养老行业在内都有数字化的身影,深刻改变着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式,在数字全面赋能的浪潮下,您建议贵阳市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的老龄化?
刘丹:老龄化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而养老行业是极具地域化的本土型业务,目前讨论探索新型多元化养老的实际应用,取决于贵阳市群众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也将受到人文、环境、教育、传统养老观念等条件的制约。在贵阳市新型养老模式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必须在不断完善现有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开创新的业态,用以满足老人、子女、社区、街道、机构、政府在养老问题上的实际刚需,以智能化赋能实现养老资源的集中调度,以政策引导鼓励养老从业人员就业。解决根本的养老服务供给,才能有效应对老龄化走高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