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1日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脱贫进行时

酸汤点豆腐 点“亮”小康梦丨看开阳县蒋家寨陈仲菊的脱贫故事

发布日期:2020-11-12 10:04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秋意渐浓,凉风袭袭,走进开阳县紫兴街道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贸市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家豆腐店门庭若市的景象,让人好奇。

“她家豆腐比较正宗,味道也比其他地方的好,这不,今天又来买了。”

“她家酸汤豆腐可以,吃起味道新鲜,价格便宜、实惠,有我们在老家做出来的味道。”

说起这家豆腐,顾客们可谓是赞不绝口。前来排队的还有一位70岁的老人,老人竖起拇指频频称赞,“她家的豆花非常的好吃,豆腐也好吃,比较紧实,而且她家不仅这两样是一绝,连酸菜、豆米、包谷饭这些味道都很好。”如今,一大早到豆腐店把豆腐买回家成为了老人每天必做的事儿。

据了解,这家“忙”得“热乎”的店是陈仲菊经营的,她所售卖的酸汤豆腐备受小区居民青睐。

陈仲菊是开阳县宅吉乡保兴村人,2013年,随着儿子女儿先后考上大学,家里的开支越来越大,陈仲菊是既喜又忧。

2013年,陈仲菊家因学致贫而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有政策扶持,但陈仲菊深知真正脱贫离不开自力更生。为供两个子女读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陈仲菊在当地种过烤烟,但经济问题依然困扰着这个家庭。

2017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陈仲菊一家搬进了蒋家寨8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房,燃起了生活新希望。

“以前在老家没水吃,现在的新房子也不漏水了,还是党的政策好,让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干干净净的,在这里居住比在老家好得多了。”说起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变化,陈仲菊很是满意。

搬出来,新房子有了,可是陈仲菊夫妻俩没有固定工作,家庭经济收入问题又让夫妻俩犯了愁。为能够在新环境稳得住、能致富,陈仲菊和丈夫参加了蒋家寨幼儿园的招聘,一个当保育员,一个当保安,每人每月都能拿1000多元钱的工资,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他们的心里也踏实下来了。

但这离陈仲菊的小康梦想仍有差距。陈仲菊出去买菜的时候,发现市场上卖的豆腐味道不够纯正,加上她有做酸汤豆腐的手艺,于是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

根据这一“市场调研”,在丈夫的支持下,陈仲菊的豆腐店在2019年初紧锣密鼓地开业了。

“考虑到在安置小区开酸汤豆腐店竞争不大,客源又有保证,并且做豆腐是我的拿手活儿,我和老公就辞去幼儿园的工作,开起了这个店。”陈仲菊告诉记者。

“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打豆浆、煮豆腐、点酸汤……这已经成为陈仲菊每天循环进行的工作。店面刚刚起步时,生意并不好,这时候陈仲菊的丈夫就将做好的豆腐送给邻居及周边乡亲吃,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家的酸汤豆腐好吃,生意也越来越好。

“酸汤要慢慢放,快了不行,酸汤要放得均匀,不然放多了会很酸,少了又不清亮,这样就不好吃了。我家豆花煮起嫩,吃火锅也好吃,他们吃过了都会再回来买。”陈仲菊对自己的手艺充满自信,每天虽然很辛苦,但看着自己制作的豆腐这么受欢迎,得到大家的认可,她的心里很有成就感。

现在的陈仲菊一天能卖四五十斤豆子的豆腐,加上卖酸菜豆米、包谷面等,一天收入有200多元。孩子读书和一家人的开销都足够了,生活离小康又近了一步。

不仅如此,陈仲菊正准备和蒋家寨小学、幼儿园联系,将酸汤豆腐低价推进校园,用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

“是党委和政府给了我们好生活,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把我的豆腐店做大做好,让每一个人都吃到我做的正宗的酸汤豆腐。同时,我们也会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助力脱贫攻坚。”陈仲菊如是说。

分享到:

上一篇:聚焦中高端制造 全力做强实体经济
下一篇:我市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监督检查“回头看”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