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贵阳贵安推进“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整治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2-08-14 11:19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一、贵阳贵安推进“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起草背景是什么?
2022年1月2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同志在政协委员陈律宇发言《加大城市停车位统一调度平台建设,推动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贵阳市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就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认真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围绕公共停车场、智慧停车平台建设,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切实缓解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市直有关部门迅速组织研究,积极吸收采纳相关意见建议,起草了《贵阳贵安推进“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二、贵阳贵安推进“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文件制定必要性是什么?
(一)支持“一圈两场三改”建设。通过文件出台,指导各区(市、县)在“一圈两场三改”工作中,因地制宜推动公共停车位规划建设,以机械停车位建设、既有停车场(位)改造、富余停车位共享等方式加密公共停车点位,形成新的停车资源供给。
(二)解决停车现状诸多问题。贵阳贵安停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停车资源供给不均衡。老城区、老旧小区、商业街区、大型医院、热门景区因建设年代久远,停车位配建比例较低,停车资源紧缺,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二是公共停车场建设成本高。公共停车场建设投资主体多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资本介入少,社会投资仅满足强制规范要求,对于多建或超配停车位缺乏投资积极性。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停车供求矛盾突出的重点区域,由于征收拆迁量大,车位综合造价较高,建设回报周期长,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意愿不强。三是智慧停车平台应用及推广不足。目前纳入智慧停车平台管理的车位主要为容易接入且经济价值高的非居住类停车资源。居住类停车资源由于牵扯利益多、改造投入大、经济效益低等原因,业主参与意愿不强,目前尚未接入平台。同时,大多数智慧平台仅提供停车场导航和停车费支付功能,功能单一,群众知晓率不高。平台之间存在数据壁垒,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难以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利用,难以充分统筹利用停车资源。四是部分市民未养成文明停车习惯。存在占用行车道、人行道停车、停车不规范、长期占用免费停车位等不良行为,影响交通秩序环境。2021年,全市共处罚违法停车216万起,是数量最多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约占总道路交通违法数量的28%。通过此文件出台,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三、贵阳贵安推进“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起草依据是什么?
(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1〕46号)
(二)《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的通知》(建城〔2016〕193号)
(三)《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ETC智慧停车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20〕2057号)
(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停车产业共建共享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筑府办发〔2018〕8号)
(五)《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令第16号,2013年1月1日施行。根据2019年6月2日公布的《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改;根据2020年12月23日公布的《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贵阳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等76件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改)
(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2023年)的通知》(筑府办函〔2021〕76号)
(七)《中共贵阳市委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筑党发〔2021〕8号)
(八)《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推动停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筑府办函〔2019〕80号)
(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阳贵安推进停车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筑府办函〔2022〕3号)
四、贵阳贵安推进“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工作方案》提出了以改善贵阳贵安机动车停放秩序和环境,不断增加停车资源有效供给,提升静态交通管理水平,加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的总体目标:聚焦当前“停车难停车乱”现状,结合解决停车问题“二年治标、四年兼治、长期治本”工作要求,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平台统一、分类施策工作思路,着力构建“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体系,形成“有位、有序、共建、共享”停车格局,提升停车管理水平,实现停车治理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
明确了工作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实施”,科学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明确阶段性适应目标,统筹布局城市停车设施。二是坚持“政策支持,市场参与”,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资运营城市停车设施的动力。三是坚持“信息驱动,共建共享”,全力推进停车信息管理统一平台建设应用,提升停车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推广错时共享停车,有效盘活停车资源。四是坚持“建管并重,提升效能”。坚持建管同步,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停车行为,维护停车秩序,充分发挥停车设施效能。
除“总体要求”外,《工作方案》还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加快项目建设,增加车位供给”、“盘活存量资源,推进开放共享”、“优化信息管理,推动智慧升级”、“完善标准规范,强化要素保障”、“规范停车秩序,提升治理水平”、“优化公共交通,平衡出行需求”七个部分内容,具体规定了工作制度、具体举措、保障要求等相关事项。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科学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加强停车场建设用地保障,出台支持停车场建设意见以及停车场管理地方性法规,整合道路停车资源。
(二)加快项目建设,增加车位供给。简化停车场审批流程,制定停车设施建设计划,加强轨道“P+R”停车场、智慧停车场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停车供给,鼓励通过背街小巷改造增加停车设施,鼓励超配建停车位,允许配建30%附属商业面积,推进停车充电一体化。
(三)盘活存量资源,推进开放共享。开展停车调查,鼓励停车资源共享,研究建立社区停车共治共享机制,鼓励“潮汐停车”,缓解停车压力。
(四)优化信息管理,推动智慧升级。推动停车信息化标准建设,完善智慧停车平台数据底座,升级智慧停车平台,推动智能化硬件升级改造,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促进平台融合,优化信息管理。
(五)完善标准规范,强化要素保障。建立健全停车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标准规范,合理确定停车配建指标,完善停车收费管理政策,加大金融支持,推动机械停车设备产业发展,强化停车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
(六)规范停车秩序,提升治理水平。适时取消路内停车,落实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加强人行道停车秩序整治。
(七)优化公共交通,平衡出行需求。鼓励绿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编制完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规范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