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稳中向好,总产值增速创新高
发布日期:2022-01-26 16:4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2021年,全市上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抓实抓细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贵阳贵安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业经济总体向好。
一、农业经济发展亮点凸显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28.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7.9%,增速创2005年以来历史新高。分行业看,农业(种植业)产值239.19亿元,增长9.9%;林业产值4.29亿元,增长11.7%;牧业产值63.25亿元,增长7.3%;渔业产值1.30亿元,增长28.4%;农林牧渔辅助行业产值20.03亿元,增长7.2%。
(一)农业经济较快增长。
2021年,贵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7.1%。
(二)种植业占比高,增速快,是拉动全市农业增长的主力军。
2021年,贵阳市种植业完成产值239.19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高于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0.6个百分点,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2.9%,占比较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种植业拉动全市农业增速6.5个百分点,仍是拉动全市农业增长的主力军。(图1: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行业占比(%))
(三)蔬菜生产持续向优。
蔬菜作为“菜篮子”保障的重点,近年来贵阳市通过强化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做大做强“菜园子”规模。贵阳市农投集团遵循规模化布局、设施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品牌化运营蔬菜生产经营理念,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组织模式,辐射带动全省蔬菜保供基地50万亩,市内市外保供基地年产蔬菜431万吨。2021年全市蔬菜(含食用菌)收获面积197.30万亩,同比增长4.7%;产量306.56万吨,同比增长8.7%,亩产1519公斤/亩,同比增长1.5%。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有效提升了全市蔬菜保供能力。
(四)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农村产业革命至今已第4个年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量种植的水果、茶叶、中草药等多年生农作物逐渐进入丰产期,农产品产量和单产水平大幅提高,推动全市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21年,在政策扶持、适宜气候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市种植业总产值完成23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水果、茶叶、中草药材等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6.9%、14.8%和3.6%,单产水平分别增长1.6%、5.8%和13.8%,充分体现了农业结构调整以来的发展成果。(图2:2021年种植业中部分经济作物收获(采摘)面积及产量增长情况)
(五)生猪生产逐步恢复,畜牧生产形势总体良好。
今年以来,贵阳市全力贯彻各项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落实,加快推进贵阳贵安都市现代畜牧业升级改造,立足保障“菜篮子”供给,打造林下经济示范点创建等工作,整体提升畜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生猪生产逐步恢复,畜牧生产形势总体良好。2021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完成63.25亿元,同比增长7.3%,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六)生态渔业蓬勃发展。
2021年我市按照“好水好鱼、优质优价、丰产丰收”的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我市水产养殖向设施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息烽、修文和开阳为主养区全面推广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生态养殖、高位池生产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模式,同时,调整养殖品种,主推鲟鱼、鲈鱼等经济价值高效益好的品种,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渔业总产值完成1.3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各类水产品产量4503吨,比上年增长42.6%,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原油、煤炭等农资原材料价格和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农药、化肥、柴油、种子、饲料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种植业投入成本和养殖户生产成本的增高,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二)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生猪养殖出现亏损。
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出栏大幅增长,生猪价格下跌,而饲料、豆粕、麦麸等养殖成本上涨,使生猪养殖出现亏损,严重挫伤了生猪养殖场(户)扩群增养的积极性。
(三)一产增加值占比低,拉动小。
2021年,贵阳市一产增加值增长7.8%,高于全市GDP增速1.2个百分点,但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有4.1%,比重居全省最末位,比第八位六盘水市(占比12.2%)低8.1个百分点,仅拉动全市GDP增长0.3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农资价格的监管。
一是强化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农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推动农资价格过高上涨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二是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掌握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资价格信息,及时了解农资供给和需求情况,实行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的价格调控机制,控制农资价格不合理上涨,全力保持农资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维护农户正当利益。
(二)加强生猪监测预警及疫情防控工作。
健全生猪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测预警体系,针对当前猪价下跌引起的养殖场户不同程度的恐慌心理应该加强引导,职能部门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养殖场户提供生产、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提高养殖场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推“农业现代化”。
贵阳市农业发展应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土地流转率。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要求,提高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和中草药等农产品竞争力、影响力,打造出更多如“花小莓”、“花小桃”的精品农产品,实现农业领域的“一品一业”,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提升质量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