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数据最新数据发布与解读

贵阳市1-11月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2022-12-29 14:49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1-11月,全市加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举措,经济稳中有增,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指标增速有所回落。

一、全市经济总体情况

(一)工业经济稳定运行。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与1-10月持平。

从门类看,1-11月,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1%,降幅较1-10月收窄1.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1-10月回落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增速较1-10月提高2.5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稳步增长。1-11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21.3%、54%。

(二)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扩大。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月扩大0.8个百分点。

其中,500万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3.9%,增速较1-10月回落3.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同比下降22.6%,降幅较1-10月收窄1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占比“两升一降”。1-11月,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2%,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8.8%,高于全市投资增速6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3.5%,低于全市投资增速11.4个百分点。

有效投资保持增长。1-11月,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7.4%,较1-10月回落6.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9.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3%,比上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继续放缓。1-11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29.57亿元,同比下降6.4%,降幅较1-10月扩大3.3个百分点。

三大门类零售额增速一升两降。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38.92亿元,同比增长5.0%;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70.24亿元,同比下降6.5%;烟酒类实现138.39亿元,同比下降11.8%。

(四)财政收支稳步向好,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755.21 亿元,同比下降17.0%,降幅较1-10月收窄3.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74 亿元,同比下降11.8%,降幅较1-10月收窄4.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2.16亿元,同比增长7.9%,涨幅较1-10月收窄3.6个百分点。

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517.13 亿元,同比增长5.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098.08 亿元,同比增长11.4%。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8.8%。

(五)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行。

1-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较1-10 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均同比小幅上涨,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6.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0%;居住类上涨1.0%;医疗保健类上涨1.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8%;衣着类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0%;食品烟酒类上涨1.4%。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工业企业购销倒挂。1-11月,贵州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增长6.2%和12.2%,剪刀差为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两者价格差一直在6-7个百分点左右浮动,最高时达到7.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生产压力增大。

(二)资金要素保障压力仍然较大。1-11月,全市投资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4.2%,降幅较1-10月收窄0.5个百分点,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2.1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同比增长9.9%,房地产开发项目同比下降41.5%。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占完成投资比重只有69.3%,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仍然较大。

(三)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目前,受到防疫“新十条”和我市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实行的有利因素影响,我市消费市场或出现较好的增长态势,但消费市场仍处于恢复期,部分消费主体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改变,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部分市场主体、消费者还处于观望阶段,消费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深入落实退税缓税降费、稳岗补贴等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确保企业享受相关纾困政策,应对工业生产压力;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销衔接,畅通上下游产业链条。

(二)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加强推进缓慢项目督导,精准协调,做好项目全要素保障,打通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扩大有效投资;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健康、养老、基础设施等服务领域,形成资金合力。

(三)多措并举提升消费活力。科学精准落实 “新十条”防控措施,注重发挥促消费政策拉动作用,确保助企纾困政策精准直达;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抓实抓好省内高校毕业生、城镇中青年失业人群等重点群体就业,强化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提升居民消费信心,重燃消费市场“烟火气”。

(四)逐步强化市场主体。在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上下功夫,及时了解掌握税务部门登记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不断培育扩大市场主体。同时,继续做好统计服务,帮助指导企业上报相关数据,确保做到依法统计、应统尽统。

分享到:

上一篇:2022年贵阳经济社会统计月报(1-12月)
下一篇:贵阳市1-11月经济运行情况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