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经济高质量发展林业管理自然保护地管理

贵阳2023年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4-03-26 14:48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近年来,贵阳市坚持按照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建设发展的要求,通过“四个一”来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管理,2023年贵阳市完成自然保护地植树108.09万株,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合优化,完善“一个体系”。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完成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实现自然保护地精准管理。

二、协同发力,健全“一个机制”。

市级有关职能部门联合组建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专项工作组,建立自然保护地综合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守好自然保护地。围绕全市自然保护地涉及设立、变更、撤销、勘界立标、项目选址、总体规划编制等重大事项联审,在生态保护、问题查处、整改销号、项目监管等方面形成“一张图”,相互协商、齐抓共管。

三、惠民共享,宣荐“一套福利”。

发挥自然教育基地作用,加强课程开发和讲师培养,积极向中、小学生推广自然教育活动。设立省级自然教育基地22个,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草局、科技部联合授予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称号,为全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单位,《家门口的湿地—阿哈湖湿地探索手册》荣获2023年全国优秀林草科普作品。举办首届阿哈湖自然观察节等教育活动70余场,全市自然保护地接待游客1200万余人次。

四、增绿添彩,实施“一项工程”。

积极申报国家重要湿地,继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采取采伐更新、补植、抚育、择伐、封山育林等措施,改善森林生境。以长坡岭森林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和登高云山森林公园为重点,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2023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植树108.09万株,营造季相变化明显、色彩丰富、主题鲜明的多彩森林示范点。依托自然保护地,建成义务植树基地14个。


来源:贵阳日报

分享到:

上一篇:贵阳开阳风景名胜区规划情况
下一篇:媒体解读丨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2023年修订)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