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推进民族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材料——坚持四融四举 建设“醉美偏坡”
发布日期:2022-10-28 10:06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贵阳市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辖6区3县1市,有常住人口598.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28.3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4%。全市有18个民族乡(包括贵安新区湖潮乡),27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228个少数民族村寨。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作为贵阳市民族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省、市、区的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着力推进民族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融合民族风貌,保护和发展并举,建设美丽村寨。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是民族乡发展的基础,偏坡乡坚持融合民族风貌,保护和发展并举,以抓管护、抓规划、抓实施建设美丽村寨。一是抓管护:加大对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力度,对古建筑、古民居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台账管理,弘扬传承民俗文化,保护提升村落特色风貌。二是抓规划:按照布依族民居风貌,以布依民族民俗文化为主题,以传统村落为载体,规划布局原味餐饮、原宿客栈和休闲娱乐等旅游业态。三是抓实施:以道路硬化、庭院美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民居民族化、风景田园化、环境绿化“七化”为载体,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通过美丽村寨的建设,偏坡布依族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布依民居特色鲜明、村容寨貌更加靓丽。相继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其中偏坡村、下院村获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二、融合民族风韵,传统和时尚并举,培育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旅游产业是民族乡发展的关键。偏坡乡坚持融合民族风韵,传统和时尚并举,培育餐饮业、民宿产业、文创产业等特色产业。一是结合饮食特点发展餐饮业。结合布依饮食品种多样、口味清淡、药食同源的特点,在农家乐推出婚宴餐、康养餐等系列餐饮品牌。二是结合庭院特点发展民宿产业。结合布依人家庭院干净、室内整洁、环境清洁的特点,鼓励农户开办民宿致富增收。三是结合人文特点培育文创产业。结合布依人民热情好客、心灵手巧、勤劳质朴的特点,鼓励民间艺人、民间工匠兴办文创工作室,引入社会资源发展文创产业。通过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助推偏坡旅游产业化发展,成为贵阳市第十二届旅发大会的主会场,2021年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2021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943元。
三、融合民族风情,传承和创新并举,发展多元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民族乡发展的灵魂。偏坡乡以融合民族风情,传承和创新并举,以强阵地、强队伍、强活动发展多元文化。一是强阵地: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偏坡村布依花歌场、下院村隆昌文化广场,为全乡村民开展文化教育、组织文化活动提供了阵地保障。二是强队伍:根据村民的文艺兴趣,组建了 100人的长号队、35人的竹竿舞队、20人的姊妹萧表演队、50人的布依民歌队,着力加大对民间艺人队伍的支持力度,为全面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充分展示地域特色文化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强活动:举办布依“六月六”民族风情节等民俗文化活动,有效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发展多元文化,大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2021年新华网、中国日报、农民日报、贵州日报等新闻媒体相继宣传报道,反映贵州布依族村寨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电影《刺梨花开》开机仪式在偏坡举行,“醉美偏坡”知名度不断提升。
四、融合民族风俗,党建与治理并举,促进乡风文明。做好基层社会治理是民族乡发展的保障。偏坡乡坚持融合民族风俗,党建与治理并举,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乡村善治、塑造文明新风。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公经济人士的带头、监督、参谋、奉献作用,建立“模范式带头,组合式协商,参与式监督”的社会治理体系。二是推进乡村善治:结合布依族“火源会”的传统习俗,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畅通村民意见、建议表达渠道,构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强化村民自治;结合布依族善于用山歌表达情义的风俗习惯,将农村“五治”写进村规民约,编成布依山歌,将法律知识编写成山歌,在群众中传唱,潜移默化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结合布依族热情好客、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的布依传统美德,推进乡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抓实德治教育。三是塑造文明新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布依民俗文化融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新风尚更加浓厚。通过党建与治理并举,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提高了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偏颇布依族乡两村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