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辐射科普知识之二
发布日期:2019-06-24 23:51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辐射源是指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人类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各种辐射源的辐射照射。长期以来,人们更为关注的是人工辐射源对人类的照射,但实际上,不论是全世界还是我国公众所接受的辐射照射中,绝大部分来源于天然辐射。天然辐射源不仅是持续的,不可避免的,还是人类所受辐射照射的主要来源。据统计,人们受到的辐射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其他活动如核电站排放及高空飞行等大约只有1%。
人们在生活中接触的辐射源也很多,比如酒店使用的烟雾报警器,内含241Am放射源,其放射性活度较小,属于豁免源;空气中的氡及天然形成的氡温泉中,氡无处不在;乘坐飞机时,受到的宇宙射线产生的辐射;饮用水、农作物等存在的微量放射性核素也可以通过食入的方式进入人体;医疗诊断、治疗用的X射线机,如CT、DR、牙片机等等。
我们生活中所受的辐射剂量达到多少呢?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的数据,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希(mSv,辐射剂量单位),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希,来自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为0.5毫希,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毫希,食入为0.3毫希。例如,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希;带夜光表每年约0.02毫希;每天抽20支烟,一年有0.5至1毫希。
因此,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不必“谈核色变”,正确认识和理解辐射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