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22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1-05 15:02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2022年,贵阳市生态环境局扎实推进全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一是按照《贵阳市加强长江经济带尾矿库、渣场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要求,督促尾矿库、渣场所属企业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工作,2021年长江经济带渣场、尾矿库环境污染问题“回头看”剩余问题整改完成率达100%。二是印发《贵阳市“十四五”长江经济带渣场尾矿库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新一轮排查工作,建立渣场、尾矿库污染治理情况环境隐患问题台账。三是严格执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工业固体废物企业动态管理。2022年,完成了全市工业固废申报登记企业269家。四是印发实施《贵阳贵安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十四五”规划》,指导贵阳贵安深入开展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四是持续推进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工作,2022年全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率86.66%。
2.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一是印发了《贵阳市2022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全市2022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2022年,贵阳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全省排名第三。二是强化危险废物转移监管,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单子联单。2022年,累计转移监管了16557批次、12.55万吨危险废物。三是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危险废物企业的动态管理。2022年,已完成2021年度危险废物申报登记企业4867家。四是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2年巩固提升方案>的通知》(黔环综合〔2022〕32号)要求,认真分析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完善危险废物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五是认真组织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制定印发《贵阳市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专项工作方案》,认真组织排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含加油站)、高等(大专)院校、检验检测机构、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企业等涉及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相关企业,发现环境风险隐患及时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六是持续推进废铅蓄电池和废机油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贵州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开展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2022年,贵阳市纳入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转运体系的企业3家。按照《贵阳市社会源废铅蓄电池和废机油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废铅蓄电池和废机油从产生到处置环节信息全过程监管。2022年,纳入废铅蓄电池条码管理的产生单位791家,纳入废机油条码管理的产生单位1558家。七是指导危废产生及经营单位成立贵阳市危险废物管理协会,创新危险废物管理模式,助推全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3.持续推进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工作。推进医疗废物条码可追溯管理,全市3617家医疗废物产生机构纳入条码管理,建成贵州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扩能改造工程和贵阳市医疗废弃物处置项目,全市医疗废物处理能力从9205吨/年提升至33355吨/年。2022年全市医疗废物收集量1.49万吨,均进行依法安全处置。
4.开展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监管工作。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有害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为期三个月、涉及六个区(市、县)七个小区的有害垃圾分类处置调查及宣传试点工作。二是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开展汛期环境安全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坚决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三是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环境监管,确保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2022年,全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57.54万台,全部进行规范拆解处理。四是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印发《贵阳市发展改革委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贵阳市落实2022年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贵阳市发改委关于印发<贵阳市2022年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电商、集贸市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农膜和农药包装产生单位、快递行业、废旧塑料综合回收利用处置企业、水库、船舶码头等2022年塑料污染治理要点所列单位进行专项督导。同时,利用6.5世界环境日、618贵州生态日、生态贵阳官方微信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相关宣传,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5.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一是按照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按时完成“无废城市”建设申报,并成功入围全国“113+8”个“无废城市”建设范围。二是市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签订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和政策支撑保障。三是制定印发了《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相关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四是制定印发《贵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业、农业、建筑及生活等领域的“无废城市”建设指标,确定了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建设任务及重点项目清单,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是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成《贵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的建设指标目标。二是强化危险废物安全管控,开展2023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及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备案,深入推进医疗废物条码管理和废铅蓄电池、废机油信息化管理,实现危险废物可追溯。三是严格按照国家、省对长江经济带尾矿库和渣场污染防治工作要求,推进尾矿库和渣场的排查整治。四是持续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监管,推进医疗废物产生处置等全过程实现条码可追溯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置。五是持续开展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监管工作,做好有害垃圾收运处置监管,强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监管指导,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