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事业及重点民生生态环境自然生态保护管理

《贵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试行)》完成意见征求

发布日期:2020-09-11 10:56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实现市委、市政府大生态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市政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以加强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大生态实施战略,切实推进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几个月的资料收集、走访调研等举措,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起草的《贵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于2020年9月10完成意见征求。

《贵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重点围绕陆生、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外来物种管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整治,外来有害生物监测、保障生物安全管理、出入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检验检疫、生态保护执法监管等重点工作,涉及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作方案的制定,给贵阳市各单位及部门搭建了一个沟通、协调,互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初步构建起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个共商、共议、共享的一个平台。

根据2014年贵阳市生物资源多样性专项调查结果,贵阳市共有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脊椎动物(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兽类、鱼类)3016种。其中,维管束植物2597种,分属204科,889属,其中蕨类植物36科,79属,218种;裸子植物7科,13属,23种;被子植物161科,797属,2356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为:138科,605属,1903种,单子叶植物23科,192属,453种。有古树大树及名木共3773株,古茶树1364株,其中Ⅱ级古茶树1株。从分布区域来看,开阳县有古茶树3株,花溪区有古茶树1361株,其余区县无古茶树。有脊椎动物419种,分别是:兽类46种,分属7目15科;鸟类259种,分属18目,58科;爬行类30种,分属2目7科;两栖类16种,分属2目8科;鱼类68种,分属5目13科。

从重点保护物种来看,贵阳市共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8种,分别是:伯乐树、珙桐、光叶珙桐、银杏、云贵水韭、水杉、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5种,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为黑鹳,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2种。其中兽类2种;鸟类29种;两栖类1种。

依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报告,贵阳市维管束植物有受威胁种95种,占贵阳市维管束植物总数的3.66%。其中,极危(CR)等级的有6种,占总统计数的0.23%;濒危(EN)等级的有20种,占总统计数的0.77%;易危(VU)等级的29种,占总统计数的1.12%。根据已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贵阳市维管束植物有23种进入该保护名录,占贵阳市维管束植物总数的0.88%。其中,Ⅰ级保护8种,占贵阳市维管束植物总数的0.31%,Ⅱ级保护15种,占贵阳市维管束植物总数的0.58%。

依据IUCN红色名录(2014.2),贵阳市脊椎动物有受威胁种17种,占总物种数的4.08%。其种类和受威胁等级分别是:近危(NT)鸟类4种;濒危(EN)两栖类2种、易危(VU) 两栖类1种、近危(NT)两栖类1种;濒危(EN)爬行类1种、易危(VU)爬行类1种;极危(CR) 鱼类1种、易危(VU) 鱼类2种、近危(NT)鱼类1种;近危(NT)兽类3种。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贵阳市脊椎动物有32种进入名录,占总物种数的7.67%。种类和濒危等级分别是: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9种;国家Ⅱ级保护两栖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种。

分享到:

上一篇:观山湖区申报国家“两山”实践创建基地 进入公示阶段
下一篇:贵阳市“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管2020年上半年工作综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