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事业及重点民生生态环境自然生态保护管理

贵阳市2021年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12-01 13:40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2021年,按照市生态环境局党委统一安排部署,围绕工作职责,紧盯工作目标,逐项抓实抓细,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任务,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市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

(一)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销号监管工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关于转发“绿盾2020”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实施方案》(黔环通〔2020〕51号)关于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限期进行整治修复的要求,贵阳市生态环境局立即组织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开展“绿盾”工作,通过明确工作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强化统筹,各司其责、建立完善台账,组织开展现场抽查复核、及时调度、通报等措施,切实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问题落实整改、销号工作。

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省级下达的2021年度“绿盾”工作目标任务。下一步,将继续按照上级部署安排,统筹落实好相关工作,切实推进我市生态立市战略目标。

(二)组织完成2021年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线索核实排查工作

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移交我市2021年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线索并进行实地核实的要求,我市各级自然资源(林业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水务)、交通、文旅等部门按照市生态环境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安排积极行动、紧密配合,认真开展了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线索现场核实工作,对核实点位进行了存在问题需实施整改、补充完善手续、无需整改等分类初步分析,并建立了核实台账清单。2021年,按照上级移交的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线索,全市共对470个点位进行了核实排查工作。

(三)组织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培训暨问题整改销号推进调度会议

为进一步加大“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力度,提高地方生态环境系统自然保护地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切实推进全市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销号工作,9月26日,贵阳市生态环境局组织贵阳市市、区(县、市)两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交委、文化旅游、水务等部门召开了“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培训暨问题整改销号调度会议。会议邀请省生态环境厅评估中心工程师张浩天对自然保护地监管技术、整改销号等业务知识进行了培训。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全市近期工作情况及各区(县、市)问题整改销号进度,针对存在问题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

二、生态文明示范市县、“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评估及成果巩固工作

(一)深入推进我市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为进一步巩固全市生态建设示范创建成果,发挥已命名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的典型示范作用,按照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组织指导花溪区、清镇市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申报和省级预评估工作。2021年我市花溪区获得全省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清镇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二)制定贵阳市“十四五”生态示范创建计划并在全省推广

为在我市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示范创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和“强省会”的重要抓手,积极与各区(市、县)对接,制定了《贵阳市“十四五”期间区(市、县)生态示范创建计划》。这标志着贵阳市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开展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了创建梯队、压茬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并获得省生态环境厅厅领导“将贵阳市对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这一措施发各市州学习借鉴”的批示。

三、有序推进贵阳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的实施意见》(筑党发【2017】16号)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评估与监测”有关精神和要求,为全面系统摸清我市生物物种资源基本情况,为我市科学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贵阳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提供详实、准确的科学依据,我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工作正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已开展20余个网格的调查工作;采集标本4000余份,拍摄照片2万余张,落实安排资金329.82万元。

分享到:

上一篇:花溪区荣获贵州省首批“两山”基地命名
下一篇: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试行)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