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贵阳国家高新区
来源: 贵阳国家高新区   发布时间: 2019-03-28 23:43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2018年,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围绕《贵阳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结合高新区实际,建立健全完善各项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格式和内容,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完善公开平台和制度建设,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协调开展。现将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高新区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政务公开平台主动公开信息14338次,其中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7241条,微信公众号“高新视界”主动公开信息6465条,微博“高新视界”主动公开信息546条,其他渠道主动公开信息86条。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2条,办结2条,办结率100%。召开新闻发布会4次,主要负责人参加2次。门户网站留言32条,办结32条,办结率100%。网上征集意见6次,均无意见反馈。转载政策解读24次。

二、围绕“三大战略”实施推进政务公开情况 

在推进大扶贫信息公开方面,贵阳国家高新区属于产业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行政职能不全面,没有扶贫工作的具体指标,在门户网站重点公开对习水县结对帮扶开展情况,高新区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传统产业的引导,开展“产业+扶贫”“培训+扶贫”“保障+扶贫”情况,高新区共有22个机关帮扶单位、40家企业,1300余人次赴习水县开展实地帮扶,累计帮扶金额1132.88万元。在结对帮扶的500贫困户2060人中,除部分需政府兜底以外,其余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在推进大数据信息公开方面,在门户网站公开高新区承办多场以大数据、“聚通用”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情况,建立“数聚高新”一体化大数据基础系统平台及高新区区块链数据管理调度中心,把数据和业务结合起来,着力从反映强烈的“痛点”入手,发挥大数据优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企业和群众在高新区办事“一趟都不跑”;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和“万企融合”大行动,持续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贡献力量,在《关于2018年全省“万企融合”大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中公布的“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省级标杆项目”“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优秀服务商”“2018年度贵州省十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三个榜单,高新区十余家企业上榜,累计斩获21项荣誉。在推进大生态信息公开方面,按照省、市统一安排,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问题为清单,在门户网站公开高新区制定实施的《贵阳国家高新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常态长效机制总体方案》、《贵阳高新区“河长、湖长、园长”负责制度工作方案》,召开高新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等,全面督促整改落实。

二、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情况

一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制定印发《贵阳国家高新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高新区工管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制定《贵阳国家高新区“政务公开”专项工作目标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目标考核,制定《高新区政府透明度及门户网站保障责任分工表》明确责任分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尤其是政务服务事项、经济社会政策、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政府数据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二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权限,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规范权利运行程序,逐条列明职权行使的主要依据。三是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制度。积极运用媒体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引领舆论、推动工作,召开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部署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2018年召开新闻发布会4次。

三、推进公开解读回应“三位一体”公开体系建设情况

高新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特别是企业、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在门户网站开设网上调查、领导信箱、企业反馈、求助建议、人才咨询、投诉等栏目。利用微信公众号“高新视界”的留言功能,公开联系电话等。利用微博“高新视界-贵阳高新区”的关注、评论、转发、点赞等功能搭建三大平台的互动体系。2018年门户网

站共受理留言32条、办结32条,办结率为100%。共转载政策解读24条,完善政策解读原文链接及政策正文链接。通过门户网站和下发公文征集意见6次。

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建设情况 

五、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情况高新区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系统已接入省级网上办事大厅,可通过高新区门户网站进入办事大厅。高新区深摸权力“家底”,梳理并公布高新区“权责清单”“减证便民”清单、“一次办”事项清单、就近办理服务事项清单等10余项清单文件,精准编制网上办事大厅办事指南,及时更新,确保办事指南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通过大厅LED屏实时对高新区所有事项的审批过程和结果公开,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印发了《贵阳高新区“一趟都不跑、一次就办成”改革的实施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着力解决从企业和群众对审批服务反映强烈的“三大痛点”,即:不便、不快、不优。发挥大数据优势,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实现企业和群众在高新区办事“一趟都不跑”。目前“一次都不跑”和“只跑一次”事项占全部事项总数的100%,“一次都不跑”事项占总数的56%。

高新区政务公开平台有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高新视界”、微博“高新视界-贵阳高新区”、电视新闻联播及园区户内户外LED显示屏、宣传栏等,还根据工作需要印制政策宣传手册、宣传海报支架等。形成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组合的政务公开平台体系。一是门户网站,指定专人管理,全面、详实的公开政府信息,设立机构职能、机构领导、法规规章、政策解读、规范性文件、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年度总结、统计信息、政府采购、财政信息等栏目。2018年高新区网站进行了重新规划、全面改版,在原网站的基础上增加了非公开信息目录、权责清单、修改废止等20余个信息公开栏目、10余个办事服务类栏目,共60余个子栏目。政务公开信息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了群众咨询办事,信息公开目录更加全面、规范,网站在线服务能力提升,门户网站自建立以来累计访问2564022人次。二是微信公众号“高新视界”,设立了重点关注、重要新闻、政务简报、热点关注、党的建设、部门动态、高新新闻、安全生产、工作安排、精彩亮相、媒体关注等多个栏目,根据信息实时调整栏目,2018年共发布255期,发布信息6465条,关注人数4792人,另外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功能,提供互动平台,长期公开政策文件,高新区介绍及政务服务表格下载、预约等功能。三是微博“高新视界-贵阳高新区”,结合高新区实际,每个工作日围绕热点、重点发布信息,利用评论转发功能扩大影响。2018年共发布信息546条,粉丝9744人。四是其他,户内户外LED显示屏、宣传栏、宣传册、海报支架等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实时制作,配合重点工作,营造氛围,宣传政策。

六、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情况

高新区制定印发了《贵阳国家高新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贵阳国家高新区“政务公开”专项工作目标考核实施方案(试行)》、《高新区政府透明度及门户网站保障责任分工表》等系列文件,对政务公开的主动公开目录范围、内容、形式、制度、监督以及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通过全面统筹协调,强化监管,确保将政务公开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做好政务公开规范统计工作,建立指标统一、项目规范、口径一致、数据准确的信息公开统计报送制度。制定政务公开信息报审表,严格遵循“先审查、后发布”“谁制作、谁公开”“谁公开、谁负责”和“一事一审”原则,健全政务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和政府信息发布登记制度。建立政务公开举报办理工作制度,强化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责,对经举报查实的有关问题,严格依据《条例》进行处理。

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高新区进一步完善依申请公开申请指南,规范工作流程图及各类答复书模版,明确受理机构、受理程序、受理时限、受理费用等事项,公开多种受理渠道,包括网上、书面、电话、信件等方式。2018共受理网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件,已按期答复、办理完毕。全年未对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检索、复印、邮寄等费用,未发生针对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八、其他情况

(一)公开会议新尝试。在2018年高新区领导干部大会上利用微信对相关人士全程直播大会情况,形成了“场内场外建言献策,网上网下互动交流”的政府会议开放新模式。并将会议资料打包上传云端,添加二维码扫描,可以很方面的下载和查阅会议资料。

(二)存在问题。一是政务公开工作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作开展还不平衡。二是主动公开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开形式需要进一步优化,解读政策、与公众互动交流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政务公开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人员配备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求还不适应。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制定政务公开送审、公开程序规范程序,确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二是加强培训,进一步提供政务公开工作水平。三是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做好社会热点回应,加强互动交流。

附件下载: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此件公开发布)

2019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