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息烽县发布日期:2021-02-02 11:25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0号)要求,现公布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个部分。除特别说明的外,所列数据统计时限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报告电子版可在息烽县人民政府网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链接:http://www.xifeng.gov.cn/zfxxgk/zfxxgknb/2020n/202102/t20210202_66643825.html)。公众如需进一步咨询了解相关信息,请与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息烽县县府路108号,邮编:551100,电话:87726671 )。
一、总体情况
2020年以来,息烽县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关切重点、热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以政务公开为抓手,将提升政府透明度与强化服务效能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方位、多元化、多渠道开展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动公开。以便民、务实、高效为原则,紧紧围绕社会公益事业、重大项目建设批准与实施等政务公开重点领域,紧盯全县经济增长、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和“六保六稳”等重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特别是涉及到项目建设、惠民便民政策落实、公共资源配置、财政资金兑现到位、各类收费缴费情况,都纳入主动公开的范畴,并通过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双随机、一公开”公示系统、省惠民资金监管系统、政务公开栏、现场公示牌等多个平台,在全县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广受众的政务信息公开格局。2020年以来共公开政府信息28269条,其中重点领域栏目公开脱贫攻坚相关信息200余条,生态环保相关信息140余条,就业相关信息60余条,教育相关信息160余条,民政相关信息170余条,医疗卫生相关信息210余条,住房保障相关信息120余条,征地拆迁相关信息40余条,通过政务公开栏、现场公示牌、项目建设区等公开信息4000余条。 围绕冲刺90天 打赢歼灭战、打造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等重点工作,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气会3次,邀请利益相关方列席县政府常务会3次,通过主动广泛发布政务工作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知悉权的同时,获得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效发动了群众参与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开设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专题,制定了全县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清单,“照单做菜”,干有方向,全方位、多元化、多渠道开展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被列为全省政府网站经验做法,2020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策解读栏目发布文字、音视频、图解等重要政策解读33件。
1.依申请公开。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印发《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规定的通知》,指导督促各单位认真规范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2020年县政府办公室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件,同比上升33.3%,均按照规范进行了答复,未收取任何费用,其中网络申请3件,信函申请1件,无当面申请和传真申请。建立依申请公开定期分析制度,按季度分析依申请公开情况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综合来看,收到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社会救助、医疗卫生两方面信息相对集中。依申请公开信息转为主动公开的0条,解密公开信息0条。2020年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也未发生行政诉讼和投诉举报情况
(三)政府信息管理。一是修订完善《息烽县政府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制度》《息烽县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息烽县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息烽县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息烽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制度》等政务公开相关制度,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更新机制。政府信息发布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谁制作、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严格信息审核制度,所有上网信息发布前须由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审查,确保网站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合法性,未经审查一律不得发布。 以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各级各部门实体公开栏为载体,完成了息烽县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网上专题,并为各乡镇、街道办,各部门开设了政务公开专题页面,各单位对新开设栏目进行了认真补充完善,编制修订了县级政府标准规范事项清单及各乡镇、街道办,各部门标准规范事项清单及公共企事业单位标准规范清单,充分利用全省政府网站集约化试点成果,规范基层政务公开网上平台建设,初步建成标准化政府政务公开工作体系,修订完善了政务公开相关制度。二是不间断收集各乡镇(社区)、各部门日常工作动态,及时整理汇编《息烽政务信息》,平均每周更新一期,确保政务信息及时更新。按照省、市约稿要求,及时收集百姓心声,将真实案例列入约稿信息,及时适时反映基层民情,做到既接“天线”又接“地气”。选取部分重要政务信息在微博微信及政府网站进行公开,2020年公开500余条。三是开设政策法规专栏及建立规范性文件库,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重要政务信息。四是推进电子政务网运用,将电子政务网与政务公开、政务信息、政策学习有机结合,实现非涉密文件共享、政务信息共享、情况反馈共享,以此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减轻了撰写文稿收集材料负担,减轻了查找学习文件负担,让政务信息成了全县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传播的亮点信息。
1.平台建设。一是政府网站建设情况。坚持把县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及时拨付门户网站运行管理专项经费63万元。结合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和省、市评估有关要求,聘请技术公司对网站进行全面改版,重点开设了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专题页面,结合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了重点领域信息栏目,有力破解公开平台不足等问题。围绕政府网站内容保障,制定下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网站内容保障责任分解等文件,督促各单位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类信息28269余条,网上征集调查12次,开展在线访谈7次,2020年编制政府公报6期,全部在县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专栏公开。二是用好“两微”平台情况。要求各有关单位开通政务微博或微信,实现各乡镇(社区)、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全覆盖,按照乡镇(社区)每个工作日更新、县直部门每周更新不少于2次的要求,督促各单位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加大政务公开的及时性和便捷性,2020年全县通过政务微博公开信息5200余条、政务微信公开5000余条。
(五)监督保障。县政府把政务公开与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党风廉政摆在同样重要位置,纳入县政府领导班子分工,实行“一岗双责”,分解到各班子成员并向社会公布。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强组织机构,形成了县长抓总、各副县长分领域负责、政府办协调推进、各单位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2020年县政府主要领导通过常务会听取汇报1次,安排部署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分管领导主持专题会,多次约谈推进不力的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业务工作培训2次,实地督查2次,根据上级要求,按年度制定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年度工作要点等文件,层层压实责任,并以不低于4%的权重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以县政府门户网站运行情况通报为载体,将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落实、贵州政务服务网内容保障、政务新媒体运行管理等内容整合,每月定期开展监测,采取月通报形式,及时查找问题并督促整改,2020年下发通报6期。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制作数量 |
本年新 公开数量 |
对外公开 总数量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2 |
2 |
10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许可 |
193 |
-2 |
11177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671 |
+4 |
231322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处罚 |
2855 |
+34 |
147 |
行政强制 |
196 |
+3 |
60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20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万元) | |
政府集中采购 |
68(个) |
1950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 益组织 |
法律服 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4 |
4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4 |
4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
2.重复申请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
(六)其他处理 |
|||||||||
(七)总计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是部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还存在不足。对照贵州省政务公开标准规范(试行),需要公开的内容和指标较多,我县部分指标当年相关信息较少等问题,如:矿产权交易、特许经营权招拍挂、机关事务管理等由于当年相关信息较少致使公开信息不足。
二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群众参与政务监督和建言献策的作用发挥不够。部分群众对信息公开的要求是被动的,仅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被告知可以通过申请信息公开这一途径获取相应的文件等信息,缺乏主张权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网上征集意见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较少。另一方面是新媒体的信息发布作用不够。我们的一些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虽然每天坚持发布工作动态信息,但存在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参与率和关注度不高的情况。
三是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政策解读还需加强,政策解读质量不高。
下一步,息烽县将以县政府门户网站运行情况通报为载体,将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落实、贵州政务服务网内容保障、政务新媒体运行管理及政务公开专题页面等内容整合,对各单位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月定期开展监测,及时查找问题并督促整改。持续广泛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及相关政策宣传,促进广大群众积极转变为“参与型公民”,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政府行为,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干部队伍在具体开展政务公开业务,特别是运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信息发布方面的业务能力培训,政策解读培训,促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加规范开展。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