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务资讯政务动态

花溪“生态立区”逐绿行

发布日期:2024-08-16 15:13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蝉鸣八月,秀美花溪万物葱茏,绿意盎然。

花溪区坚持“生态立区”理念,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断补齐生态短板、厚植生态优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不断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如今的花溪,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深深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到美丽花溪的各个角落。群众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成果,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绿色发展动能。

共建生态家园

“蓝天白云映衬绿水青山,是镜头里最美的景色。”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的市民田莒,对花溪的好生态深有感触。只要天气好,田莒几乎每个月都会去花溪近郊游玩。

市民对环境的肯定,是因为花溪区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聚焦“生态立区”持续发力。花溪区始终坚守生态底线,以更高标准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抓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用生态画笔勾勒出绿色山水的美丽家园。

持之以恒守护天空蓝。该区推出相关工作方案,对辖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实施清单化管理,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问题治理。

打好净土保卫战。花溪严格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切实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加强对全区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规范和推进2024年度优先监管清单地块的土壤污染管控工作实施。

聚焦“无废城市”建设。该区加快对工业、农业、建筑、生活等领域的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推进“无废细胞”建设及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以农村“治水”为抓手,坚持建管并重,2024年持续推进7个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让美丽乡村换新颜。   

一路向前,数据是最好的见证:2024年上半年,花溪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4%;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先监管地块管控率达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壮大生态经济

烈日当头,位于花溪区工业园区的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内,车辆进进出出很是热闹。来自全省各地的报废车辆被不断运进这里,经过拆解、分拣、归类后,形成有用的生产物料,然后再进入市场。

报废汽车拆解是贵州静脉产业园的业务之一。作为贵阳贵安“强省会”生态提升重点项目,该产业园涵盖了医疗废物处置、废旧家电回收拆解项目、循环经济科普培训等3个子项目,是全省首家综合型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园。

目前,该产业园四大项目均已建成投用,待全部达产后,能实现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550万台、报废机动车10万辆、医疗废弃物13000吨、废塑料3000吨、有机固体废物10万吨,实现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

循环再利用,可让废旧物资重获新生。贵州静脉产业园的落地,推动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集群化发展,补齐了医疗废弃物、固体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的短板和弱项,也为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赋能。

逐“绿”而行。花溪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做大绿色经济规模总量,全力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逐步构建起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工厂,优化绿色生产低碳排量。花溪深入推进“千企改造”“万企融合”,支持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上升。

该区还以森林景观利用为方向,积极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等产业,向“林”发力点绿生金。做优做强“花溪牛肉粉”、花小莓等特色食品产业,推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聚集发展,产业发展接二连三效应显著。

聚焦生态优先

微风轻轻,荷香幽幽。今年夏天,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的荷花悄然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远远望去,粉白的荷花亭亭玉立,翠绿如盖的荷叶遍布湖面,鸭群穿梭在荷叶间逐食,荡起阵阵涟漪,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

花溪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形成了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丰富多样的风景地貌资源,为各种生物营造了绝佳生长环境。自2009年获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来,花溪区持续推进对公园的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不断优化软硬件配套服务,让公园成为市民群众放松休闲的优选之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于花溪群众而言,“推门见绿、出门入园” 的生活已成寻常。其背后,是该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更是对群众高品质绿色生活需求的重视。

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花溪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该区坚持规划先行,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全链条压实工作责任,全方位引领生态发展。

同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按照《花溪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通过机制保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构建起“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此外,花溪区还扎实推进矿山修复、污水提质增效、煤锈水治理、农村“治水”等重点工作,确保矿山修复治理见实效、污水提质增效真落实、煤锈水治理有成绩、农村“治水”走前列,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上一篇:市应急局组织召开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丰富文化生活圈!云岩区青年夜校点亮青年夜生活 | 问政有声·云融闪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