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河畔米粉飘香——一碗牛肉粉产业化发展中的碰撞与融合
发布日期:2024-10-24 17:20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眼下,“花溪”品牌花溪牛肉粉预包装新产品上线进入倒计时,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进已连轴转了几个星期。
“我们的新产品分杯装和袋装两款,分别设计了4种口味,计划10月底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时推出。”在花溪牛肉粉中央厨房,黄进展示介绍着新推的产品,眼里满是期待。
这是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花溪”牌预包装牛肉粉新产品,相较于今年7月推出的首款袋装产品而言,新产品的价格更低、可选口味也更丰富,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作为公司新引进的职业经理人,黄进全程参与主导了新产品的提出、设计及研发。他曾在康师傅、柳州螺蛳粉等多家知名品牌企业任职,拥有丰富的营销及运营经验,而此次推出新产品的想法,就源自在8月初刚入职公司时,他带领团队着手开展的一次调研。
当时,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首款“花溪”牌袋装预包装牛肉粉产品刚刚上市,花溪牛肉粉实现了线上产品“零”的突破。尽管市场反响不错,产品复购率达50%以上,但销售收入却始终不达预期。
“我们的产品尽可能还原了线下堂食味道,但由于供应链不够完善,大部分产品原辅料、包材等仍需通过对外采购,导致现有产品成本相对较高,市场竞争优势相对不足。”黄进告诉记者,同时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市场团队,导致品牌市场拓展能力不足,发展面临重重困境。
破局,势在必行。看着手里的调研结果,经验丰富的黄进抛出了解题思路——完善自有供应链库,开启新品研发,来进一步丰富优化现有产品结构。随后,他带领团队奔走在省内外20多家配料供应企业,见客户、谈合作,火速开启研发,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推出了两款新产品。
目前,新产品上线进入了倒计时,而公司覆盖16个省份的线下市场团队也已初步建立,花溪牛肉粉的产业化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
引入职业经理人,持续推出多款预制袋装产品,是花溪牛肉粉产业化发展的创新“破题”之举。历史悠久的花溪牛肉粉,在本地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与认可度,但以前的大多店铺都以分散性个体经营为主,且只局限于现煮堂食,缺乏完整产业链,难以实现产业规模化和统一化发展。
2022年,花溪区明确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生态特色食品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作为花溪区地方特色美食代表的花溪牛肉粉,成为全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划版图上的重要一块。
在此背景下,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推动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主链”企业,花溪区相继出台支持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成立花溪区牛肉粉专班,走过数十年的花溪牛肉粉开启发展的“下半场”,开启了街头小吃到美食产业的蝶变之路。
在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罗文上看来,过去花溪牛肉粉经营方式主要以“夫妻店”“姊妹店”等实体店面销售为主,且制作工艺不同,导致招牌、口味、质量标准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溪牛肉粉的品牌形象。
如何在品牌弱、产品乱的困境中破局“出圈”?罗文上表示,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产业化思维做强地方特色食品,选择从直营门店及预包装产品两大板块发力——
2022年,公司选址于花溪区十字街开设了首家国营花溪牛肉粉店,统一核心原料牛肉和牛肉汤的供应,筑牢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加快开启“花溪”品牌预包装牛肉粉产品的研发,积极拓展各类线上平台销售渠道,角逐产品竞争的“新赛道”。
为了产品供应的高质量及标准化,该公司搭建起花溪牛肉粉中央厨房和预包装关联产品组装线,推进牛肉粉生产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工业化,为花溪牛肉粉全产业链发展筑牢基础。
从街边小吃升级到地域美食产业,花溪区以产业化思维做强地方特色食品,高起点、高规格培育打造花溪牛肉粉品牌,真正实现从“做美食”到“做产业”的思维转变。目前,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的国营花溪牛肉粉店已增至6家,两款4种口味的“花溪”牌预包装牛肉粉产品即将上市,花溪牛肉粉全产业链发展脚步加快。
“互联网时代下,‘以吃出圈’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流量密码。”罗文上表示,接下来公司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通过做大自身产业规模,吸引更多省内外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地花溪,补齐产业发展链条短板,形成产业聚集优势,逐步形成牛肉粉产业化发展的崭新格局。(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白云区探索推进 “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 |
下一篇:白云区举行秋季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