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务资讯政务动态

今年贵阳贵安将种植乡土树种449万株

发布日期:2025-04-02 10:4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大力推进植树造林,预计3月底完成营造林14.44万亩,种植乡土树种319.77万株。

开春后,贵阳贵安各单位各部门广泛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植树活动。“每年我都会到不同的地方植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种下更多的绿色美化我们的家园。”近日,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小碧乡小碧村植树点,工行贵阳市支行青年员工任紫翎高兴地说。当天,工行贵阳市支行、贵阳市财政局、双龙经开区纪委、双龙经开区财政局等单位近百名员工在此种下400余株楠竹。

双龙经开区植树现场

贵阳市林业局2025年林业工作要点提出,今年,贵阳贵安将以“重林、造林、营林、治林、林改”工作为统揽,持续推进两江流域重点区域生态修复,采取树种结构调整、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措施,完成营造林22万亩,种植乡土树种449万株。以林药、林菌为重点,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56万亩,产值7.28亿元,年均亩产值达1300元以上。

“重林”夯实绿色发展基底。加大营造林力度,确保补充森林面积大于消耗面积,坚决守住森林覆盖率55%的底线。用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加大自然保护地违法问题排查整治力度。编制《贵阳市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2025—2035年)》,严格把好项目选址入口关,守好自然保护地红线。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职工在公园植树

“造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开展扩绿增绿,完成营造林22万亩,种植乡土树种449万株。有序对针叶纯林进行改造,逐步提高乔木林混交林比例。引导各地科学选择造林绿化树种,筛选适宜贵阳市重点推广的珍贵乡土树种。巩固提升环城林带建设成果,推动造林绿化景观从单一绿色向多元彩色转变。围绕环城林带、阿哈湖区域、自然保护地、矿山等重点区域实施精准改造提升。

开阳县双永国有林场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

顺海国有林场林下黄精种植基地

“营林”释放生态惠民效益。深化林地利用,逐步扩大林地利用面积,以林药、林菌为重点,推动中药材“上山入林”,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56万亩,其中,林下种植16万亩(中药材4.2万亩,食用菌0.8万亩,复合经营11万亩),林下养殖8万亩,林产品采集32万亩,产值7.28亿元,年均亩产值达1300元以上。推动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提升森林康养基地1个,申报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2个,启动建设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1个。以国有林场为中心建设保障性苗圃,建设鲜切花、盆栽植物生产基地,完成花卉苗木生产8000万株,建设花卉示范基地8个、苗木示范基地25个,本地花卉苗木市场占有率提升至50%以上。

“治林”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创新开展林长巡林活动,推动协调解决重点突出问题。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林地违法行为。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严格森林火灾防范,加强松材线虫病、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打击违法交易、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私挖滥采野生植物和破坏古树名木等违法行为等专项执法行动。

全省首个村级联户林场——花溪区燕楼镇旧盘联户林场

“林改”推动林业转型升级。学习推广“1+9”省级改革试点经验,支持开阳县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县一示范”推进。鼓励林农通过平台流转林地经营权,培育和发展林业经营主体,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抓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盘活国有林场资源资产,促进国有林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龙头企业+国有林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激活国有林场发展活力。持续推进林业碳汇改革,积极探索以林业碳汇为载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总结推广“森林碳票+生态修复+生态损害赔偿”试点经验,促进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转化。

来源:天眼新闻

分享到:

上一篇:南明区:夯实保障筑巢引凤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下一篇:贵阳综保区:强化制度保障 汇聚安全监管合力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