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果飘香!贵阳市花溪区葡萄产业结出“富民硕果”
发布日期:2025-10-21 17:32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丰收时节,果香四溢。近年来,贵阳市花溪区依托优良生态本底,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以草莓、葡萄、黄桃等特色水果为抓手,积极发展精品果业,走出了一条全新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花溪区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错季发展”。例如黔丰草莓园的葡萄基地,引入“妮娜皇后”等优质品种,配合立体栽培、精准水肥一体化等科学管理技术,在提升果实品质的同时,有效延长采摘期,显著提升了产业效益。
各果园、基地还注重生态种植,减少农药使用,保留自然风味,并结合乡村旅游推出采摘体验项目,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推动产业从“卖水果”向采摘游升级。
这一发展模式也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和收益分红等方式,当地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产业发展惠及千家万户。花溪区将继续引导果园优化品种布局,深化“四季有果”与农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让缀满枝头的累累硕果,真正成为连接城乡、富民兴业的甜蜜纽带。
科技赋能 错季发展结硕果
秋高气爽,阳光透过整齐的农业大棚薄膜,为花溪区黔丰草莓园的葡萄基地披上一层金光。藤架之下,串串饱满的葡萄晶莹剔透,清甜的果香与游人的欢笑交织,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秋日丰收图景。
基地内,品种繁多的葡萄构成彩色“展示廊”:被誉为“葡萄中红宝石”的“妮娜皇后”色泽诱人;泛着淡淡紫晕的“浪漫红颜”品相优雅;青翠欲滴的“夏音”颗粒饱满;而馥郁芬芳的“女神玫瑰”则香气袭人。慕名而来的游客手提竹篮,穿梭于一人高的藤架间,精心挑选,小心剪下心仪的果实,体验着采摘的乐趣。
“我是从贵阳市区专程开车过来的。”正在采摘的市民陈宪珺告诉记者,“之前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到这里。这里的葡萄品质好、品种多,趁假期带孩子来亲近自然,体验采摘,感觉非常不错。”

据了解,该葡萄种植项目始于2023年,由贵州婉清若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黔丰草莓园合作运营,有效利用了草莓园的土地和大棚资源进行错季发展。
企业负责人韩发辉介绍,种植基地初期引进了“浪漫红颜”、“夏音”、“女神玫瑰”等品种,果实品相上乘,大小均匀。今年,基地成功引进了高端品种“妮娜皇后”,市场反响热烈。
“你尝尝这个‘妮娜皇后’,特别脆!”韩发辉向前来参观的客人推荐道,“果肉脆嫩,汁水充足,仔细品味还有一丝独特的醇香。”正是凭借其出色的口感,该品种售价不菲,基地的葡萄整体市场售价根据品种不同,每公斤在36元至136元区间内浮动。
精细管理 品质为王赢市场
独特风味的背后,依托的是一套科学、精细的种植技术体系。基地应用立体H型种植、精准水肥管理等先进技术,为葡萄生长构建起全方位的管理体系。
“‘妮娜皇后’对光照条件极为敏感。如果日常日照不足,我们就会在大棚内启动补光灯,并在地面铺设反光膜。”韩发辉指着棚内设施介绍道。

不仅如此,土壤中还埋设了输送微量元素的管道,钙、锌、氨基酸乃至稀土元素都按照科学配比精准注入,“就像为葡萄定制‘营养餐’——缺什么,补什么。”
大棚一角,一个白色塑料桶格外醒目。“这是我们自制的豆泥原浆,在葡萄长到玉米粒大小时,通过精准水肥管理系统输送到葡萄藤根部。”韩发辉解释道。每棵葡萄藤下还埋有基地自繁的蚯蚓,其代谢形成的“蚯蚓酶”成为促进葡萄生长的天然助力。
当前,园内葡萄进入成熟期,对水分的要求极为严格。精准水肥管理系统每天自动启动喷灌,细密的水雾均匀洒向藤蔓。“缺水会导致果肉变软,只有精准灌溉才能保证最佳品质。”韩发辉强调。基地每天为葡萄补水一次,每次二十分钟,确保果实在最后生长阶段的品质稳定。
这套水肥一体化系统不仅节省了90%的人工成本,更实现了标准化、精细化的种植管理。这座占地30亩的基地,年产葡萄达8万斤,其中九亩的“妮娜皇后”更是成为市场上的“明星产品”,每公斤售价最高达136元。

“前不久有位大客户直接订了70箱,一单就破了万元!”韩发辉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八年种植经验让他深知:品质是最大的竞争力。为此,基地始终坚持用农家肥替代化肥,全面实行标准化、科学化的种植模式,以过硬的葡萄品质赢得市场认可。
如今,通过精细化管理的黔丰草莓园葡萄基地,亩产可达3000斤,全基地21亩葡萄今年预计能产3万多公斤。
生态引领 产业融合促共富
如今,黔丰草莓园的葡萄基地已成为花溪区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花溪区的好生态,为水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全区5.08万亩果树中,精品水果占1.5万亩,年产值约4.2亿元,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1200亩。辖区有精品水果种植企业15家,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1家,3家企业获得有机认证,1500余亩果园达到有机标准。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采摘体验成为连接城乡的新纽带。2016年落地马铃乡谷中村的四季水果采摘园,在120多亩葡萄种植区域种满了阳光玫瑰、黑宝石、金手指等多类品种,成为深受市民游客欢迎的采摘园。
“今年雨水充足、光照适宜,葡萄的甜度和口感都比往年更好。”采摘园负责人表示,园内始终坚持生态种植,不催熟、少农药,让每一颗葡萄都保留自然的原生态风味,采摘期可从7月持续至12月。

“马铃乡生态环境优良,我们浇灌葡萄用的就是旁边马铃河清澈的河水。”采摘园技术主管刘荣辉介绍,这样种出的葡萄品质极佳,深受消费者认可,除了周边市民的前来采摘,葡萄还通过石板物流园批发,远销广东、浙江等地,年产值达300万元。
更值得称道的是,产业发展实实在在惠及了当地百姓。以谷中村为例,该村利用村集体项目资金50万元入股四季采摘园,让26户农户成为直接受益者。如今,村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土地流转费、年度分红和就近务工的劳务报酬,三项合计每年可为当地群众带来超过100万元的直接收益。
从科技种植到农旅融合,从品质提升到富民增收,花溪葡萄产业正以一颗颗甜蜜的果实,串起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