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平台 工匠展风采——贵阳贵安乡村工匠亮相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
发布日期:2024-05-10 09:09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5月8日至5月10日,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贵阳举行。大赛同期,还举行了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乡村振兴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经验交流、“技能中国行2024-走进贵州”技术交流等活动。
在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区,贵阳贵安以“传承匠心·‘筑’梦乡村”为主题,以“坚守、传承、创新、发展”为主线设置了展台,来自贵阳贵安各地的20名乡村工匠携带27件工艺作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赛工匠、参展代表前来观摩交流,进一步传承弘扬了贵阳贵安乡村文化。
5月8日中午,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刘吉武正在展台前向前来咨询的观众介绍自己的木雕工艺,他此次带来了在2019年创作的木雕作品《老家》,作品刻画了房屋、树木、家畜和村民等意象,展现出宁静祥和的乡村气息。
“感谢政府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充分展示作品的同时,也能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刘吉武说,“希望通过作品的交流产生创作的思维碰撞,让我们的木雕与金属、石料等实现嫁接,呈现出更多彩的作品。”
现场还有刺绣印染、制茶工艺、金属锻铸、陶瓷等技能技艺进行了展示。石雕“黔龙出山”利用圆雕与透雕技法相结合,画龙点睛之间,赋予原石新的生命力;蛋雕“星空点点”在飞禽蛋壳上刻琢成画,壳上的满天星图案表达对浪漫爱情的追求与赞美;陶瓷烧造“上春山”体现贵州人民对惬意生活的追求……
“这些工艺品太漂亮了,不仅制作精美,还饱含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市民赵女士指着玻璃展柜里的一件展品说,“这件‘双龙呈祥’上的两条龙活灵活现又互相对称,太漂亮了。”
在琳琅满目的作品之中,一组“黄小西吃晚饭”的铜雕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切合贵州旅游的立意而格外醒目。作品的创作者张瑾是全省第一位女性银饰工艺大师,一直致力于银饰制作工艺的研究与实践。她介绍:“我想通过工艺品呈现贵州自然风光的魅力,又想在铜器的雕刻上有所突破,就创作了这6幅作品。”
乡村工匠既是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宝贵资源。近年来,贵阳贵安大力培养农村发展人才,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工匠”培育方面,制定了《贵阳贵安2023年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工作方案》,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认定贵阳贵安乡村工匠329人,推荐38人获评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人获评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
“组织参与这样的集中展示,不仅有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也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贵阳贵安的乡村工匠也将继续发挥技能和智慧,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贵阳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贵阳贵安将持续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建立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挖掘培养一批、传承发展一批、提升壮大一批乡村工匠,激发广大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创新创造活力,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