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全省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全力推动“强省会”战略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07-29 10:37:34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2〕28号 类别:A
政协委员: 届次: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全力推动“强省会”战略的建议 编号:1197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会办单位: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强省会”战略可以凝聚强大的行政空间内核增强对周边区域各种资源的虹吸能力,或者对抗周边更大城市对本行政区域资源的虹吸效应。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在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之前出台文件,支持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这个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周边的成都、长沙、昆明、南宁加上重庆,体量规模都比贵阳大,南宁是贵阳赶超的目标城市,然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广西2019年就发布了“强首府”战略,这就让贵阳在全国“强省会”战场上必然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
  贵阳“强省会”主要战略目标是到2025年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首位度达到27%、常住人口超过700万,实现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前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安排部署“强省会”行动相关工作。贵阳市委、市政府也快速反应,及时成立市级“强省会”领导小组并下设14个指挥部,追踪落实省委、省政府35条支持政策60项细化措施,强力推动各项既定工作有序开展。
  客观来讲贵阳市完成“强省会”战略目标还是存在诸多的困难。首先贵阳市工业短板比较突出,在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导致固投放缓、经济下行疫情影响导致消费回落的双重阻击下,贵阳市今年的GDP增速同比下滑幅度较大。其次省内有兄弟城
市的穷追猛打,省外有南宁、济南这样的非常规跨越,不管是首位度提升还是省会城市排名前移都绝非易事。在当前的背景下,既然贵州的“强省会”战略只能胜不能败,这就需要全省上下摒弃地方本位主义,高度统一“省会是全省的省会”思想,全力支持贵阳市做大做优做强,才能真正凝聚强大的城市内核力量,对抗周边日趋强大的竞争对手对贵州行政区域各种资源的虹吸掠夺。 

  通过前期的调研分析研判,我们认为贵州的“强省会”战略在省、市两个层面都有提升空间:
  一是从省级层面来看,最重要的是在城市发展空间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贵阳人均国土面积大约是昆明、南宁的55%左右,是兰州、银川的45%左右,加上喀斯特地貌导致有效建设用地比例少,城市发展空间严重受限,贵安、双龙的托管杯水车薪,解决不了贵阳发展空间根本问题。山东省撤销莱芜地级市整体并入济南支持济南强省会,另外相邻的五个地州各拿出一个县(市)作为济南的经济圈战略紧密合作区(托管区);南宁市首先通过经济圈战略拿到3个托管区,同时自治区出台政策明确,支持南宁市向南向海优化调整行政区划。如果我们还不摒弃地方本位主义主动研究贵阳市的发展空间问题,在全国省会城市排位战起跑线上贵阳将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二是从市级层面来看,贵阳的自身发展上也存在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解决。经济目标方面,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急需突破,招商引资基础条件特别是用电成本还需要进一步降低;人口指标方面,城市特色和吸引力需要进一步升级,地产市场不稳定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科技创新方面,高价值专利发明占比、
专利成果转化率低成为重要短板。

具体建议一:建议在省级层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委托专业机构专题研究行政区划调整对于贵阳市“强省会”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强向国家层面的汇报沟通,力争在行政区划调整方面给予贵阳市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为实现“强省会”五年行动的经济、人口及首位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建议二:在贵阳市完成经济目标的路径上,一是应加快制定贵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专项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

加大对现有装备制造企业扶持力度,加大对国际国内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招商力度,力求通过装备制造产业突破带动贵阳市工业大突破。二是要在招商引资基层条件特别是降电价上有实质性突破。超超临界项目是当前政策范围内实质性降低比较电价的唯一可行措施,从优化贵州省和贵阳市招商硬件的角度值得去争取。

具体建议三:在贵阳市达成人口指标的路径上,一是还需升级贵阳城市名片,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吸引力

要为“爽爽的贵阳”打造承载项目,要围绕南明河、观山湖公园、百花湖、阿哈水库等城市优质生态资源打造贵阳市面对全国的休闲文化旅游购物体验一体项目,补齐贵阳市这方面的短板;要大力发展城市夜间经济、夜间文化,推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又被全国消费者接受的贵州贵阳美食、特色产品;要加强贵阳城市对外宣传策划,通过高水平的宣传把贵阳市的城市名片闪亮升级,让贵阳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消费、就业、居住目的地之一。二是要将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纳入“强省会”调度范围。要认真分析在当前调控政策下贵阳市房地产行业形势和走向,出台措施稳房价稳地价稳信心,确保贵阳市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办理答复:

民建贵州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全力推动“强省会”战略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在省级层面研究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办理情况

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历来高度重视贵阳市优化行政区划设置。2012年10月,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小河区设置观山湖区,带动了观山湖区及周边区域的整体开发,为贵阳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0年上半年,支持贵阳市6城区设立街道60个,批准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设立街道12个,为贵阳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组织保障。

2022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行政区划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行政区划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重大调整由党中央研究决策。”“要坚持行政区划保持总体稳定,做到非必要的不调、拿不准的不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不改。要完善行政区划调整标准体系,加强行政区划同相关政策、规划、标准的协调衔接,依法加强行政区划管理。”下一步,贵阳市将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在省直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加强贵阳市行政区划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不断优化空间布局,为“强省会”战略实施夯实空间基础。

二、关于“加快制定贵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专项计划和配套设施措施”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制订贵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为全面实施产业精准招商,全面梳理贵阳贵安主导产业,我市已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了《贵阳贵安工程机械产业链两图两库两池研究》《贵阳贵安航空航天零部件产业链两图两库两池研究》的编制。其中“两图”即完整的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两库”即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库、招商目标库;“两池”即产业人才池、资金池。通过对比“全景图”与“现状图”,明确贵阳贵安工业产业的优势与短板,为下一步的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提供了指导。二是加大对现有装备制造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奖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补助等,对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资金支持。

(二)下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大先进装备业企业招商力度。围绕航空航天、煤矿机械、特种车辆、应急装备四个重点方向,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和项目谋划,依托在筑央企及其总部的产业带动力,持续跟进和推动央企在筑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全力谋划一批项目落地建设。二是加强装备制造业企业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的标准厂房建设,做好水、电、气、产业用地、标准厂房等生产要素的服务保障;用好工业发展资金池及基金,通过应急转贷、委托贷款、政策性担保等方式,支持现有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困难;通过股权债权结合基金投资方式,招引一批高成长性优质项目落地。

三、关于“在招商引资基层条件特别是电价上有实质性突破”的建议办理情况

我市认真落实国家及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政策,大力推进降低企业电力成本工作。一是抓好以园区为单位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指导各园区采用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配售电公司,以“打捆”电量交易方式整体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以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二是按照“强省会”政策要求,指导贵阳市供电局制订并颁布《贵阳市提升输变电设施改造项目五年计划》。三是组织贵阳市供电局到各区(市、县),向各重点工业企业宣讲电力市场化交易政策,对交易中关于应对合同议价、偏差考核等技巧进行培训;组织配售电公司上门到工业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价。

四、关于“升级贵阳城市名片,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吸引力”“围绕南明河、观山湖公园、百花湖、阿哈湖等重要优质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让贵阳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消费目的地之一”的建议办理情况

近年来我市“爽爽贵阳”城市品牌不断巩固提升,贵阳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做好“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打造,2021年11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旅局、市商务局等多部门和单位联合参与,制定了《贵阳市“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提升打造总方案》,并以此为抓手,启动了新阶段“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提升打造工作。一是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综合执法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牵头在展会外宣、城市界面、旅游服务、政务机构、知识产权保护五个层面进行城市品牌VI管理和规范应用。二是制定“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提升打造各部门和单位重点任务清单,对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外事办、市体育局、市综合执法局、市投促局、市工信局、贵阳广播电视台、各区(市、县)等部门和单位在“爽爽贵阳”品牌打造提升工作中任务和目标责任分解。三是按照《总方案》推动“爽爽贵阳”城市品牌全生命周期的打造。重点聚焦“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六个方面内容,深挖相关资源秉赋,打造“六爽”产业链,构建“六爽”产业体系,托起“爽爽贵阳”城市品牌。

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运营大型购物中心52个、特色商业步行街7条,总营业面积约404.94万㎡,年营业额约192.9亿元。其中,营业面积5万㎡以上的有35个,占比60.34%。在建、拟建大型购物中心等重点项目有15个,总建筑面积约280.2万㎡。此外,还有二七路、云岩区COCO新天地、金阳红街、青岩南北明清街、西南商小贸美食街区等多条美食、特色街、夜间经济示范区10个。当前,我市制定的《贵阳市“十四五”文旅发展专项规划》《贵阳市“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提升打造总方案》中对有关资源开发利用作出相关规划,在“十四五”期间:一是围绕甲秀楼、青岩古镇、天河潭等,建设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繁荣夜间经济。二是不断提高中高端消费供给能力,持续培育打造中华路——文昌阁——甲秀楼核心商圈;启动甲秀楼、文昌阁改造工作。三是积极推进观山湖公园、贵州省博物馆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培育发展黔灵山公园等现有4A景区,实施提质升级工程。四是规划建设城市流域休闲度假带,沿贯城河——南明河——花溪河这一重要城市纵向廊道,挖掘两岸人文和生态亮点,打造寻溯、贯穿贵阳城市起源、生态文化、山水文化,集游览、观光、休闲、旅游购物、亲水娱乐为一体的记忆廊道、绿色廊道、休闲廊道,打造中天未来方舟、甲秀楼滨河休闲区及世界知名滨河文化旅游带。五是重点围绕南明河滨河休闲带、贵阳老街古巷(省府路、文昌阁、汉湘街)、花果园贵阳街、未来方舟文化时尚街、梵华里、金融城、观山湖公园、泉湖公园、青岩古镇、花溪公园、多彩贵州城等,依托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打造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六是围绕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湖、贵安七星湖、花溪湿地公园等资源,不断完善湿地研学科普产品体系,推进文化旅游+教育新业态发展。七是加快推进国家A级旅游景区建设,鼓励支持一批成熟景区申报国家A级旅游景区,到2025年,新创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至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6至8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重点助推黔灵山公园等一批旅游景区提升建设,发挥其城市核心区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扩大景区旅游消费产业链。下一步,贵阳贵安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增强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贵阳贵安旅游产业发展“一盘棋”思想,突出市场化、融合化、数字化导向,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全域旅游提质升级,努力以旅游产业化助力其他“三化”协同共进。

五、关于“将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纳入‘强省会’调度范围”的建议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省直有关部门按照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要求,指导督促全省各市(州)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主体责任,完善和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确保市场稳定。一是建立省级房地产调控协调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为召集人,住建、自然资源、市场监管、人民银行、各市(州)政府等为成员单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联席会议制度。二是指导各市(州)因城施策出台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完善预售资金监管制度。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和规范人民法院保全执行措施,确保商品房预售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四是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在全省范围开展为期三年的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我市也充分利用好“强省会”行动、贵阳贵安融合及“一圈两场三改”等契机,坚持稳中有进的调控政策,按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走向“价格合理、供求平衡、保障多元、预期平稳、风险可控”的健康轨道。

(一)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四房”联动机制。一是完善安置房建设模式。通过启动“调安”等措施,加大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鼓励“以购代建”,因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的,不再建设回迁安置房,按照“以购代建”方式进行安置;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建设等需要进行过渡安置的住户,在确保“先安置后拆迁”的前提下,保障拆迁安置建设,进一步实现库存去化;二是依托标准厂房建设产业聚能。推进全市标准厂房建设,依托产业集群吸附效应产生的人口红利,进一步实现房地产市场存量去化,同时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合理配置、调整完善商品房产品结构等措施最大程度满足新市民住房刚性需求;三是加快推进保障租赁住房建设。通过住宅用地出让配建、闲置住宅回购租赁等措施,加快推进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工作,鼓励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在辖区行政范围内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项目内集中整合,统一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充分发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区位优势,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装修、交付、回购等相关工作,确保到2025年底实现新建、改造、购置等多种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四是优化完善商品房产品结构。围绕贵阳市交通、气候、旅游等资源和产业优势,依托本地改善型、市州资源吸附型、外省气候投资型、产业配套刚需型等4种客源类型,打造不同品质楼盘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消费者的购房要求,发挥区域精品住宅项目示范作用,打造全市特色高品质改善型项目产业集群,完善刚需户型产品端,满足投资性住房需求,拉动房地产市场产业链发展。

(二)出台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2022年4月底,贵阳市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筑府办发〔2022〕12号)。《通知》共五个方面十七项举措,旨在持续优化提升房地产领域营商环境,强化惠民措施,更好满足群众合理购房需求,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一是在减轻企业开发成本方面,《通知》提出调整土地使用权竞买保证金缴纳比例。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竞买保证金按规定最低比例(挂牌起始价20%)执行,允许按挂牌起始价成交。二是在满足合理信贷需求方面,《通知》提出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采取个人补息贷款方式撬动商业银行资金,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面。新增个人补息贷款规模20亿元,贷款发放时间控制在3个月内。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实行首套房贷款首付20%政策。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住房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三是在提升商品房存量流通性方面,加快盘活非住宅商品房用地存量,对已出让尚未建设的非住宅商品房项目,在完善公建配套设施的前提下,允许按程序申请调整性质用于住宅或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教育产业、体育产业等用途开发建设,促进非住宅去库存;对于调整为住宅的,原则上用于安置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衷心感谢并欢迎贵委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2022年7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培;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满足游客“舌尖上的需求” 实现我省旅游经济效益的提升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提升龙洞堡高铁站运行效能,完善贵阳路网布局,促进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