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第一小学简介
发布日期:2024-11-01 10:25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开阳县第一小学坐落于开阳县云开街道文明南巷56号,始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是贵州省有名的开阳书院改建的开阳县第一所官办小学,于1973年更名为开阳县第一小学。
2016年改扩建后,学校占地面积15765平方米,其中教学办公综合楼1.22万平方米,8400平方米标准化塑胶运动场,200平方米室内羽毛球馆和300平方米管乐教室。
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2576人,教职工113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39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县级骨干教师30人。教师的教育科研有序开展,目前已结题和正在研究的省市县课题有10个。
在硬件配置方面。学校拥有计算机232台,班班通48套,配备科学实验室、信息技术室各2间,人工智能室、书法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阅览室各1间,图书室藏书69283册,硬件设施完备,社团活动全面开展,为落实“双减”背景下的五育并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文化体系方面。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学校正在全力打造“向阳”教育,秉持“正心立行 朵朵向阳”的办学理念,践行“花开向阳 自立自强”的校训,加强视觉文化建设,力争让学校成为“充满灵气的书韵乐园,绽放个性的智慧学园”,构建“向阳花”课程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表彰和警示并举,建立起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师德考核方案,每年从师德师风和教学成绩等方面综合要素对教师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先评优。制定有偿补课治理工作方案,与在职教师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和培训,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在文化环境育人方面。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打造书香校园的核心。2016年9月,学校在原校址进行改扩建后,学校积极改进校园美化、亮化、绿化建设,布置教室班级文化和走廊文化,为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在推进“双减”方面。学校在提升学生智育水平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随时有书可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开展经典诗词诵读活动。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师生的思想行为。开设各类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开展系列主题队会及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文明礼仪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篮球运动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贵州省乒乓球协会青少年训练基地、贵州省绿色学校、贵州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贵阳市心理健康示范校、贵阳市科技教育示范校、贵阳市戏曲进校园示范校、贵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贵阳市五好关工委、贵阳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贵阳市优秀少先队集体、开阳县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2023年,开阳一小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学校被评定为县级“先进学校”,学校教师参加“开阳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硒乡新语‘理论宣传二人讲’风采展示活动”获一等奖,参加全学科教研评比展示活动获一等奖8个、三等奖3个;学校学生参加省级健身操、啦啦操获三等奖,参加县级“快乐律动 梦想飞扬”校园舞蹈现场展演活动中荣获县直小学组一等奖。
世纪耕耘弦歌不辍,百年育人薪火相传。2024年,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学校联系电话:0851-87221272
学校联系地址:开阳县云开街道文明南巷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