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苗族斗角舞
发布日期:2021-10-19 15:40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苗族斗角舞位于修文县久长镇下堡村(今双堡村),该村苗族同胞属苗族小花苗分支,明朝中期因“调北填南”,该村先祖从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大石板迁徙至贵州,清代后期从毕节迁徙到此居住至今。这里保存了完好的民族文化,并通过跳花场等活动传承着文化、语言、服饰。
《斗牛舞》是他们多种舞蹈中的一种,是对祖先先王蚩尤充满了怀念和崇敬之情的祭祀舞,人们以牛角这首具,双手持角立于头顶,以此表示这支苗族分支是蚩尤的后代;同时也表达了苗家人对牛的崇拜、是苗族精神的载体和力量的象征,只有在跳了《斗牛舞》后才能开始其后的花场唱歌、跳舞活动。整个舞蹈通过模仿牛的格斗场面,诙谐有趣,展示了苗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面貌。这种舞蹈没有固定的节拍,是随着舞者的节拍来变换音乐的节拍和旋律。通过舞蹈我们不仅看到了苗家儿女能歌善舞的一面,更能从舞蹈中看到苗家人内心的、对祖先的崇敬思想。
下堡村的苗族舞蹈于1995年应邀参加“北京龙潭庙会”演出,引起巨大的轰动;1996年9月应日中友好交流协会的邀请,同中国艺术团一起到日本东京交流演出,演出时间达一个月,演出以苗族歌舞为主,获1996年创作的苗族舞蹈作品奖,2000年中国凯里国咏芦笙大赛上荣获第一名,贵阳市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表演项目一等奖。2009年,该项目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上一篇:修文苗族服饰 |
| 下一篇:四印苗古歌《簪汪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