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案》出台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贵阳市贵安新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是贵阳贵安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高效处置森林火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省、市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
《预案》修订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适应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省、市的决策部署,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着眼解决森林防灭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二是强化与《贵州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衔接。《预案》按照“下级服从上级,专项、部门服从总体,预案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进行编制,与《贵州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有机衔接的整体。印发后的《预案》将有力指导各区(市、县)编制本级预案,尽快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预案体系。
二、编制修订依据
本预案修订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贵州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贵州省森林防火条例》《贵州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贵州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贵阳市森林防火办法》《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三、预案重点章节解读
《预案》共十章,主要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处置力量,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灾后处置,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等。重点说明如下内容:
(一)总则。明确了《预案》编制的指导思想、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和任务等内容。明确《预案》适用于贵阳市贵安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应对工作。细化应急处置具体任务,明确组织灭火行动、转移疏散人员、保护重要目标、转移重要物资、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
(二)组织指挥体系。对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成员单位构成及任务分工、扑救指挥、专家组进行了规范,进一步细化扑救指挥具体要求。明确了森林火灾应对处置原则,预判为一般森林火灾,由县级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指挥;预判为较大森林火灾,由贵阳贵安森防指指挥;预判为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迅速逐级报省、国家森防指指挥。在森林火灾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明确现场指挥长,并下设综合协调组、火灾扑救组、技术组、气象服务组、通讯保障组、人员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及安置组、秩序维稳组、宣传报道组、火场清理组、火案侦破组。
(三)处置力量。明确扑救森林火灾力量编成和力量调动程序。
(四)监测预警。对贵阳贵安区域内森林火险进行评估,分为三个火险区,Ⅰ级火险区主要包括花溪区、乌当区、开阳县、息烽县和修文县5个区(县)以及贵安新区湖潮乡、党武街道2个乡(街道);Ⅱ级火险区主要包括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清镇市4个区(市)及贵安新区高峰镇、马场镇2个镇和纳入贵安新区的红枫湖镇的6个村居;Ⅲ级火险区主要涉及观山湖区。明确预警分级、发布、响应措施和解除相关内容。
(五)信息报告。明确了信息报告内容、分类、报告流程、报告原则和报告时限等相关内容。
(六)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火灾扑救、启动应急响应和响应终止等内容,明确市级层面应急响应等级由低到高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个响应等级,明确了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分级响应措施。Ⅳ级响应由贵阳贵安森防指办主任批准启动;Ⅲ级响应由贵阳贵安森防指常务副总指挥长批准启动;Ⅱ级响应由贵阳贵安森防指总指挥长批准启动;Ⅰ级响应由由贵阳贵安森防指提请贵阳市政府市长(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批准启动。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结束后,经分析评估,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单位宣布解除应急状态。
(七)后期处置。明确了善后处置和灾后调查评估等内容。
(八)应急保障。明确了处置力量、物资储备、气象保障、资金保障和其他保障等内容和保障机制。
(九)监督管理。包含了预案管理与演练、科普宣传、奖励与责任追究、约谈整改、工作总结等相关内容。
(十)附则。包括森林火灾分级标准、预案解释、预案实施时间等内容。
四、主要特点
(一)明确任务,强化实战
明确森林火灾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灭火行动、转移疏散人员、保护重要目标、转移重要物资、维护社会稳定。对市级层面的应对工作设置了更加具体的量化标准和响应措施,突出火灾预警和火灾发生后的处置措施、队伍调动程序、各项保障措施,对每一级响应措施进行规范,有效提升了《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细化措施,落实责任
充分吸收了历年组织指挥灭火的经验,结合了新形势新要求,对贵阳贵安应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善后处置等环节工作进行了完善。细化了启动条件,使应急响应更具有操作性;简化扑火力量调动的程序,使火灾的扑救更具有快速性。应急响应机制的优化,充分体现贵阳贵安政府对森林火灾处置的高度重视。
(三)谋划全局,突出重点
《预案》以火灾发生后的处置为主,突出以人为本。适当向前、向后延伸,向前完善制度建设、预警、预防,向后明确评估、整改、总结。重点明确市级层面应对行动,指导各县(市)区森林火灾应对工作,为各县(市)区针对不同的火险等级状况科学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了依据和指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森林资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