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贵阳贵安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把握气象工作战略定位,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带头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坚持“四主四市”工作思路,适度超前加快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为防灾减灾和“强省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二、《实施意见》起草的背景是什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贵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3〕1号)精神,落实《贵阳市人民政府 贵州省气象局共同推进贵阳贵安“强省会”气象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议定事项,加快推进贵阳贵安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实施意见》明确了哪些主要目标任务?
到2025年,贵阳贵安气象整体实力实现在省内“走前列、作表率”,在气象强省建设上“当先锋、做示范”,成为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实践的样板典范,让“爽爽贵阳·天气无忧”成为亮丽的城市气象名片。
到203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气象发展环境更加良好,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效益大幅提升。
四、《实施意见》具体任务是什么?
(一)提升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到2025年,更新或新建六要素自动气象站74个,建设微型智能气象站833个、交通气象站180个、航道气象站47个、农业气象站85个、城市气象站286个。更新S波段天气雷达,新建X波段天气雷达、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北斗探空系统、通量观测系统、三维闪电观测系统。
(二)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
建设24小时内更新频次不低于1小时,空间分辨率1公里(主城区百米级)的高精度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到2025年,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气候年景。
(三)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初步实现“气象+”赋能行业融合发展。加强气象服务普惠应用,推进气象服务融入生产生活、流通和消费环节。
(四)提升气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将气象台站纳入各级公共基础设施整体布局规划建设;建设贵阳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更新建设8个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等,全面提升气象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五)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深化创新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气象联合科研基金,推动先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和动能。
(六)建设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定数量的首席气象专家、优秀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全省影响力的青年气象科技人才队伍。
(七)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到2025年逐步形成高时效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精准靶向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八)提升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达标村寨 (社区)建设。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开展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修订;完善市、县气象应急保障设施,提升气象应急保障能力。
(九)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高效发展,让贵阳“冰雹无忧”。
(十)加强防雷安全工作,让贵阳“雷电无忧”。
(十一)提升大城市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让贵阳“暴雨无忧、大雾无忧、凝冻无忧”。
(十二)提升公众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之需。
(十三)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十四)提升生态立市气象保障能力,推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宣传,巩固提升爽爽贵阳、避暑之都等气候名片影响力,助推全域旅游与康养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