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质量打赢收官战 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进一步提升
发布日期:2020-12-28 16:3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12月28日,贵阳市“十三五”成就宣传系列活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聚焦脱贫攻坚,全力提升质量成色”举行。发布会上,相关部门介绍了“十三五”以来贵阳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作为贵州省会,“十三五”时期,贵阳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强化省会担当、发挥省会优势,守初心担使命、强攻坚打硬仗,以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人口“清零”,助推全省1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带动51万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书写了贵州减贫奇迹的贵阳篇章。
具体来看,贵阳市在聚焦五个一批、四场硬仗、四个不摘、实施“六大帮扶工程”等方面尽锐出战精准攻坚,高质量打赢收官战,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进一步提升。
在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方面。围绕“六个坚持”和“五个体系”建设,全市建成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009户12090人搬出贫困大山,在城镇安下新家。深入实施“共筑行动”,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5400余名党员结对帮扶搬迁群众,与搬迁群众一道共筑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在打好基础设施硬仗方面。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交通、电力、通讯等瓶颈问题,持续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全市建成6467公里通组公路,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达100%,打通了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新建改造35千伏以上输电线路52公里,新增配变容量64.2万千伏安,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82%,村村通上动力电;大力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和“智慧广电”工程,30户以上村民组4G网络100%覆盖,20户以上广电光纤覆盖率达95%以上,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
在农村产业革命成效方面。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145个坝区建设,市领导领衔蔬、畜、禽、果、茶、药、奶等主导产业发展,累计调减低效作物93.61万亩,调增果药茶等高效经济作物78.87万亩,经济作物占比达80%以上。加大生猪、肉禽等规模化生产,生猪产能达120万头以上,家禽产能达3000万羽以上。一产增加值从“十二五”期末的129.9亿元增加到179亿元(预计值),年均增长5.5%。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创新推广“六大分红”等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096户34503人稳定脱贫增收。
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方面。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统筹“两线”作战,努力克服疫情灾情影响,结合“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七查”“十防”等问题排查整改,全面查缺补漏。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对脱贫村、脱贫人口、边缘人口进行监测预警,构建“大数据+防贫保险+社会救助”防贫机制,民生兜底应兜尽兜、应保尽保,筑牢贫困“拦水坝”。就业保障持续发力,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即将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贵阳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坚定不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让农业产业更加兴旺,让农村更加美丽宜居,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会上,贵阳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生态移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胜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