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返贫风险?贵阳:四大战法筑牢“防贫堤坝”
发布日期:2020-12-28 16:48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在2019年全市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清零’基础上,把防止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重要位置。”
12月28日,在贵阳市“十三五”成就宣传系列活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之“聚焦脱贫攻坚,全力提升质量成色”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贵阳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生态移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胜松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阶段,贵阳市如何推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进行介绍。
脱贫攻坚收官,并不意味着帮扶工作的结束。田胜松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贵阳市将聚焦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两类人员”,打造“大数据+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救助+防贫保”组合防贫模式,构建“近贫临贫预警、致贫返贫即扶、脱贫持续巩固”帮扶机制,多管齐下筑牢多道“防贫堤坝”,坚决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战。
具体从创新大数据应用、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加强综合措施保障、组织实施防贫保险四大方面开展工作。
创新大数据应用,构筑精准风险排查“监测网”。依托贵阳市大数据扶贫系统,打破部门数据壁垒,通过定期数据比对分析,对全市因病住院的13048人的报销自费情况进行监测,精准监测支出骤增人员122人;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预警监测2019年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8619人。将其名单下发至县、乡、村进行逐级核实,对无返贫风险的纳入动态监测管理;对有返贫风险的,立即采取因户施策帮扶,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并开发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线上APP,发挥基层干部群众信息快、情况明的特性,一旦发现有返贫致贫风险对象,第一时间通过App进行线上申报救助,确保帮扶处置到位。
稳固利益联结机制,构筑精准产业帮扶“钢铁墙”。坚持产业帮扶优先,针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103人边缘易致贫监测对象,把产业扶贫政策精准到人、落实到位,做到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合作社参与、有扶贫资金项目扶持、有生产经营技能培训覆盖“四有”方式,创新“投入扶贫资金形成的村级集体资产以更高比例分红支持监测对象发展”的做法,稳固筑牢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发展实现精准帮扶,彻底消除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
加强综合措施保障,构筑三位一体帮扶 “截流闸”。构筑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帮扶格局,通过就业帮扶及时消除边缘人口75人致贫风险;通过民生兜底及时消除丧失劳动力的边缘人口145人的致贫风险。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00万元,用于疫情灾情帮扶,及时消除299户923人因灾返贫风险;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将全市建档立卡户信息整合入网,发动全市各界爱心人士78万人踊跃注册,精准对接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组织实施防贫保险,构筑精准托底保稳“拦水坝”。制定《贵阳市防止返贫致贫保险保障方案》,与太平财产保险公司合作,按每人每年保费150元标准,投入保险资金710.73万元,将贵阳贵安建档立卡户、边缘户50482人全部纳为“防贫保险”监测对象,把因病、因灾、因赔偿责任、因生产资料损失等情况纳入理赔范围,建立“临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保险兜底防贫机制,提供最高20万元的防贫保费,彻底筑牢了防止返贫致贫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