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力助推“健康南明”民生品牌建设
发布日期:2024-01-08 14:00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南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补齐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短板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的通知》文件要求,围绕全方位、全人群卫生健康需求,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着力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健康南明”民生品牌建设。
加强阵地建设
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
“改造完变化太大了,就医环境好了很多。”“进入大厅就有导医过来接待,就诊流程方便快捷。”“医院有专门的停车场,很方便。”2023年10月初,南明区妇幼保健院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院内环境更干净整洁、大厅更宽敞舒适。
据了解,本次提升改造对医院大楼进行重新装修,引进四维彩超、乳腺钼靶机、CT等先进设备,并在院区新增了妇孺国医堂、营养门诊、耳鼻喉门诊、青春期、更年期门诊、美容皮肤科等特色科室。通过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院内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更好满足群众诊疗需求,推进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优化,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同时,南明区人民医院也于去年12月底正式启动改扩建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室外附属工程、医疗专项、医疗设备购置等,将增加标准综合楼及其附属用房,计划项目建成后门急诊及住院楼病床新增总数达500张。通过医院的改扩建,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十四五”以来,南明区加快硬件设施建设,不断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新增业务用房面积近4万平方米,新增床位572张;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总院及花果园门诊部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全区实现医育融合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9家、新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所、完成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建成3个省级示范中医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到国家县级疾控中心建设标准,全区医疗卫生健康能力体系建设不断增强。
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23年10月16日,贵州省人民医院第二批专家组正式进驻南明区人民医院,进驻专家涉及肝胆、骨科康复、儿外科、眼科等科室,将进一步推动区人民医院“医、教、研、管”等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让辖区老百姓在南明区人民医院享受到省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据了解,自2020年南明区与省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以来,省医第一批16名专家成建制入驻区人民医院,进驻学科包括骨科、神经内科、儿科、耳鼻喉科、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等,从医、教、研、管等多方面对南明区医院进行全方位帮扶,为提升南明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期间,省医专家团队帮扶成立的骨外科成功申报市级重点专科;改建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了PCCM规范化建设国家级评审;胃肠镜室、耳鼻喉科、儿科输液中心等服务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全区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从“无”到“有”,从“松散”到“紧密”的快速发展。
与省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只是南明区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一部分。近年来,南明区以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等区属医疗卫生机构为枢纽,上连省市三级医院,与10余家省、市三级医院建立医共体、医联体、专科联盟合作关系,下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分别托管一所乡卫生院,实现全区33所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建设全覆盖,有效保持三级医院紧密协同,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健康服务窗口前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
着力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
近年来,南明区抢抓机遇,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加快集聚发展。
去年4月9日,南明区中医医院正式开业。作为南明区不断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落地项目之一,该院是一家集民族医、中医和现代医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聚集了民族医、中医医师及专业康复师等专业团队,擅长以传统民族医学治疗结合现代医学先进手段开展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治疗与研究,在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管理工作。
同时,南明区按照“一中心一特色”建设思路,突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异化发展,共同谋划建设中医药多元服务体系。近年来,在基层医疗机构同步建设中医馆,全区(含双龙)4个乡卫生院和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馆,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诊疗,11个村卫生室能够运用中药饮片及3种以上中医药技术,开展常见病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134所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在加快推进健康南明建设和服务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省级中医药综合服务示范区,近年来,南明区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支持贵州发展传统中医药的重大机遇,确立了“一主一特”的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一港两翼多基地的规划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医药事业方面,积极联合贵阳药用植物园,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程中心建设;在大健康产业方面,大健康产业总部基地已入驻26家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食药同源产业基地的中科分子灵芝创新产业示范线、中铭生物雨生红球藻及虾青素创新产业示范线建成投产,食药同源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