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财政审计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高新开发区管委会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发布日期:2023-02-28 14:23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按照《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规和市委工作部署,现将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把握“高”和“新”的发展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兜牢“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一)政府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7682万元,同比下降5.63%,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5.55%,加上级补助61593万元、上年结余2692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91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200万元、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35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5625万元,减上解支出1627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5625万元,实际可支配财力21329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8753万元,同比增长5.11%;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0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余2438万元,全部为结转下年上级专款。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241万元,同比下降90.67%。加上级补助收入187418万元、上年结余282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13445万元,减调出资金91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9644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09119万元,同比增长59.61%,年终结余45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200万元,同比增长36.36%。加上级补助收入13万元,减调出资金32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000万元,同比下降68.32%,年终结余13万元,为结转下年上级专款。

4.社保基金预算执行的情况说明

因高新区无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由行政区或市级统筹,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统一在市级反映,故高新区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

(二)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2022年预计高新区政府性债务限额1544034.2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49983.82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394050.45万元)。高新区2022年政府性债务余额1529699.0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39288.98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390410.07万元)。2022年,高新区政府债务余额均未超过预计的当年政府债务限额;当年安排债务付息支出5504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付息5273万元,专项债务付息49776万元);安排债务发行费支出21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发行费36万元,专项债务发行费177万元)。

2.新增专项债券使用情况

2022年高新区共有3个项目获得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7000万元,其中: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标准厂房三期项目1300万元,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标准厂房四期项目13200万元,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望达标准厂房项目2500万元,3个项目专债资金已在2022年3月份全额拨付至项目单位,项目单位已按规定在2022年8月份全部使用完毕,资金使用率100%。

(三)“两直达”资金使用情况

高新区严格执行直达资金有关规定,将资金直达受益对象,及时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真正让惠企利民资金落到实处。2022年,高新区共获得中央、省级直达资金21453.37万元,已拨付21383.37万元,为下达资金总额99.67%。主要用于保障“三保”支出及贵阳市有轨电车示范线(T2线一期工程)、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等相关支出。

二、2022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聚焦市场主体培育,强化税费政策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制定了《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实施方案》及《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联系会商会议工作机制》,积极发挥财税部门和代理金库职能,确保各项退税减税缓税降费缓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2022年共办理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108054万元,其中: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总额78100万元;新增减税降费总额29954万元。

(二)聚焦主导产业,加大投入促进发展。围绕省、市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全力培育发展“两主一特”和软服业等产业,2022年共投入52346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一是投入5014万元帮助中晟泰科、顺络迅达等电子信息制造业扩产增效,打造中晟泰科产业生态圈;二是投入3227万元支持中航发黎阳、航宇科技、林泉电机等先进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打造中航发黎阳产业生态圈;三是投入36260万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振华新材料一期技改和二期建设,构建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重点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推动弗迪电池向百亿级企业迈进;四是投入6601万元加快软服业发展,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深度融合,做实做优实体经济,按照建设“一个基地,两个园区”的总体思路,打造国家级信创产业基地;五是投入1244万元用于支持生物药业、小微企业等企业发展。

(三)聚焦债务风险化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要求,将债务工作纳入高新区重点工作开展常态化调度,建立了债务月报、半月报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依法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隐性债务总量不断下降;用好新国发2号文政策,积极协商金融机构对部分隐性债务展期缓释风险;将政府债务本息纳入预算管理,全年到期政府债务本金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债券利息55048万元及时足额上缴。通过各级各部门努力,2022年到期债务本息均按时偿还,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四)聚焦国企国资改革,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紧紧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谋实谋深各项工作措施,推动国资监管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一是抓改革,确保顺利收官。印发《高新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清单及具体工作标准》,加强国企改革指导、调度、检查工作,对企业改革重点任务开展企业自评,全面保障高新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按序推进、顺利收官;二是强监管,规范国企行为。严格执行《高新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高新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规定》《高新区区属国有企业商务招待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度,全年完成核准事项审批47项,备案事项18项,进一步加强监管,有效防范经营决策风险,促进企业运行安全、高效;三是优服务,强化国企担当。严格落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完善工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做到高效便利、规范有序,“应免尽免,应免快免”,全年共计减免房租1402.16万元,有力助企纾困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四是细管理,有效盘活资产。开展区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盘点,将低效运转、闲置的车辆、办公设备家具等资产纳入盘活范围,充分挖潜资产功能,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五)聚焦财政资金使用,强化绩效评价管理。一是实现2022年所有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全覆盖;二是实现2021年度部门预算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全覆盖,其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24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301个,涉及资金26.08亿元;三是完成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75个,涉及资金16.99亿元;四是开展了2022年345个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涉及资金18.3亿元;五是加强绩效信息的公开和评价结果的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次年预算编制挂钩,进一步强化部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意识。

三、2023年财政预算安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及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坚持“聚焦重点、统筹兼顾、勤俭节约、规范管理”的原则,推进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抓实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筑牢风险防范机制,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强省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安排

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67200万元,同比增长6%,加上级补助收入28629万元、上年结转2438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400万元,减上解支出13667万元,可用财力预算为187000万元,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87000万元,年度预算收支平衡。安排债务付息支出5089万元,安排预备费187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符合《预算法》要求。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为600万元,加上级补助64337万元,上年结转450万元,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65301万元,预计年终结余为86万元。安排专项债券债务付息支出5087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

高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为3400万元,加上年结余13万元,减调出资金2400万元,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为1013万元,年度预算收支平衡。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因高新区无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由行政区或市级统筹,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统一在市级反映,故高新区未编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

四、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发展。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综合运用减、缓、退、免、降、扶等手段,集中财力支持工业实现新突破,指导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支持,统筹各类资金重点支持“两主一特”产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建立完善规上工业企业储备库,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加强入库培育动态调整和跟踪服务工作,推进工业企业到规模工业企业的转化升级,实现企业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双提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培育发展新动能。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加快科技、人才等要素聚集,整合各类资金强化科技投入,支持高新企业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一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新模式,加强工业企业、服务业、软服业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二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贵州科学城做大做强,推动全省龙头骨干企业及研发机构在贵州科学城实体化运营,将贵州科学城建成全省科技创新高地、技术研发主引擎、技术输出策源地。三是推进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对监测库在库的重点企业,特别是“研究开发项目经费”超1000万元的重点企业加强“点对点”服务,指导企业做到账表“应建尽建”、费用“应提尽提”、数据“应统尽统”,全面提升企业R&D投入统计数据质量。

(三)全力做活数字经济,坚定不移培育新业态。坚持数字活市,加大对数字经济薄弱环节的投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是实施好软件再出发行动。统筹各类资金资源,争取各级财政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国家级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贵州火炬软件园等品牌优势,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型工业软件,培育数据交易、数字金融科技等产业生态,构建软件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推进产业整合升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大数据先发优势,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助力大数据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以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数字+服务”新业态创新发展。

(四)全力抓实风险管控,坚定不移守住安全底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债务管理的有关要求,千方百计化解债务,坚决防止“爆雷”。一是统筹做好全年偿债安排,提前对2023年到期债务进行梳理,制定偿债计划,落实偿债来源,动态开展调度,切实防范债务风险。二是用好新国发2号文及国办函〔2019〕40号文政策,积极与金融机构协商通过展期降息、借新还旧方式优化债务期限机构,缓释债务风险。三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及时足额上缴政府债券利息,做好2023年政府新增专项债券管理,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支持,加快专项债券项目资金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有效拉动投资。

(五)全力优化财税管理,坚定不移提升依法理财水平。聚焦财源建设、预算编制、绩效评价等重点,强化税收征管和财政统筹,不断完善财税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税收征管服务和依法理财水平。一是抓征收,增税源。加强收入征管,强化税源税种管理,开展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监控分析和纳税辅导,深挖财税收入增长潜力,围绕“两业”细化“两招”,用足用活政策催生“两主一特”产业发展新模式,培育新兴财源。二是抓统筹,优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理念,兜牢“三保”底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建设项目、重大风险防范财力保障,增强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抓评价、强实效。牢固树立“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选取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建设专项、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中国航发黎阳高质量发展专项、沙文园区公交线路运营补贴等8个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绩效目标管理,强化绩效结果应用,通过绩效评价,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高新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定信心、创新实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强省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

1.贵阳国家高新区2021年度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1-1.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表

1-2.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表

1-3.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表

1-4.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情况表

1-5.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情况表

1-6.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表

1-7.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表

1-8.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情况表

1-9.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表

1-10.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表

1-11.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情况表

1-12.贵阳国家高新区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结余情况表

2.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度财政收支预算表(草案)

2-1.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草案)

2-2.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草案)

2-3.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预算表(草案)

2-4.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经济分类科目预算表(草案)

2-5.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表(草案)

2-6.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草案)

2-7.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预算表(草案)

2-8.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政府经济分类预算表(草案)

2-9.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表(草案)

2-10.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表(草案)

2-11.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预算表(草案)

2-12.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算表(草案)

2-13.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草案)

2-14.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结余预算表(草案)

3.贵阳国家高新区政府债务2022年限额余额表

4.贵阳国家高新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5.贵阳国家高新区2023年举借债务情况说明

附件下载: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附件包

高新区财政局

2023年2月28日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