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财政审计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经开区管委会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 财政决算(草案)报告

发布日期:2021-07-07 13:55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根据工作安排,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已于2021年4月经开区党工委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现将经财政部门认真清理核实各项财政收支后,汇编成的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如下:

一、2020年全区财政决算情况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5,382万元,比上年增长0.46%,加上级补助收入27,67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7,12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643万元、调入资金46,319万元、上年结余11,609万元,收入合计316,754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371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8,15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7,12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20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899万元,支出合计316,754万元,全年财政收支平衡。全区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90.28%,继续保持了较好的质量。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08,470万元,加上级补助124,408万元、上年结余47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3,186万元,收入合计736,535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651,984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87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5,586万元、调出资金54,574万元,年末政府性基金滚存结余2,512万元,支出合计736,535万元,全年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由于我区国有企业数量较少,暂未编制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2012年区划调整后,我区不再承担社保职能,因此暂未编制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二、支出决算总量与结构主要情况

从各支出类别与预算比较情况来看,支出执行数结构与预算基本一致,未出现超预算支出的情况。九大重点民生支出11.28亿元,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2.52%。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8,97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8,13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62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7,065万元,农林水支出35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473万元,划转花溪民生支出54,817万元。支出总量和结构情况符合《预算法》和相关法规的要求,支出预算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偿债、保重点”的顺序安排,达到中央、省、市的要求。各项支出按预算管理相关规定有序拨付,实现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有力地保障了中央、省、市、区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各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

三、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主要情况

2020年,经开区财政金融局紧扣中央、省、市部署的重大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工、管委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算法各项规定,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管理和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一是全力保证脱贫攻坚和基本民生支出,兜牢“三保”风险底线。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用实用好“两直达”专项资金,紧盯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四个环节,切实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确保直达资金惠企利民。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其中:教育保障支出方面,我区2020年安排45,702万元至花溪教育局用于保障教育方面的支出,其中:教师人员基本支出40,993万元(含2020年提前兑现教师综合目标奖7,978万元)、保学校运转支出2,729万元、改善办学条件1,980万元。医疗保障支出方面,我区2020年安排2,750万至花溪卫计局用于保障医疗方面的支出(含1,000万元的防疫资金),其中:农村合作医疗补助127万元、新农保236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80万元。民政保障支出方面,我区2020年安排1,715万至花溪民政局用于保障民政方面的支出,其中:农低保和城低保265万元。价格临时补贴方面,我区2020年安排127万至花溪区民政局用于兑现价格临时补贴政策。

二是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在目前已上线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动态监控系统、部门预算编制系统、工资统发系统的基础上,加大公务卡制度改革,减少预算单位日常现金流通。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支付改革,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运行,无纸化拨款。2020年国库集中支付各类业务累计发生1.66万笔,涉及金额76.95亿元。

三是启动非税改革。2020年7月,经开区财政电子票据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我区非税收入“票款分离”范围扩大到所有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制定出台了《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电子票据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实施方案》(筑经开财〔2020〕76号),建立了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为促进经开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截至2020年底,我区24家单位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全部上线,实现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全覆盖,全年累计开展业务培训4次,开出电子票据285笔,金额679万元。

四是加强银行账户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专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13〕46号)文件精神,加强对经开区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消除财政资金存放隐患,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财政资金存放管理机制。一方面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及时梳理财政专户业务流程和风险点,建立科学规范的内控制度、分工明确的岗位制衡机制和监督检查程序。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岗位,保证职能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加强专户印鉴、开户文件等资料管理。另一方面规范账户日常审批和对账制度,加强账户日常管理。加大对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账户清理工作,建立单位账户,开设审批机制,严控预算单位账户开设,从源头把好审批关。做好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日常对账工作,确保实有资金账户的资金安全。

五是加强办事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支出。2020年为配合推进街办合并改革工作,一方面开展原社区的清产核资及划转相关工作,出台了区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召开清产核资审计工作入驻培训会,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负责具体清查事宜,顺利出具13家社区清查的评审报告。另一方面开展了财务规范化检查和财政资金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汇编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文件并下发至每一位财务人员,要求财务人员在自己带头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提高自己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督促和检查村(居)财务人员认真做好财务工作,促进村(居)财务工作规范化。

六是持续稳步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以公开促管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财政部门的要求和规范公开格式,做好各部门预决算信息及监督和指导各预算单位按要求按时间公开其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完成2020年度全区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

七是加强政府采购工作。2020年累计完成政府采购竞价平台采购87宗,采购预算76.84万元,实际采购64.87万元,节约资金11.97万元,节约率15.58%。

()从严管控和防范债务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内系统性债务风险

2020年我区通过定期召开债务领导小组列会的方式,统筹安排部署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2020年未发生一笔逾期债务。一是2020年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完成“红转橙”任务,共计化债43.56亿元。二是2020年争取到新增专项债券资金7.76亿元、再融资债券9.27亿元、抗疫特别国债6,935万元,合计17.72亿元,极大地缓解了我区建设资金压力;三是通过加大土地供应和市场化融资方式筹措资金防范债务风险,2020年我区出让土地收入为73.56亿元,平台公司通过市场化融资方式筹集资金55.14亿元,极大地缓解了我区还本付息资金压力;四是通过展期降息等方式拉长债务期限、降低融资成本,以缓释债务风险,2020年共对11.9亿元贷款资金得到降息,实现降息1,785万元,展期17.95亿元。

()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工作,维护金融秩序和全区社会稳定

根据省、市和区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开展好每年的整治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包括: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地方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教育工作机制,制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教育方案,实现宣传教育广覆盖。比如,在5月15日整治非法集资统一宣传日当天,联合区工商、公安、街道办事处和银行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开展大型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入户宣传、有奖答题等多种方式,宣传“树立正确理财观念,不受高利诱惑”理财观念,提高辖区群众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意识。

()建立“1+2+3+N”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建设“1+2+3+N”产业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以政策性贷款产品库为核心的债权产品体系、以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为核心的全链条基金产品体系,以投融资培训、融资顾问、峰会、论坛为核心的多元化增值服务体系的整体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债权产品方面,完成5款政策性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投放,政策性产品累计推荐贷款金额3.3亿元,实际放款金额2.8亿元,共计支持经开区99户企业股权产品方面,成立了两个基金公司,设立了规模为1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10亿规模的创投基金和30亿规模的招商基金。多元化增值服务方面,为企业举办了环评供需对接会、财税管理培训、知识产权培训、政银企交流会、投融资对接会等5类活动,累计服务企业150余户征信体系建设方面完成科技创新指数和企业征信业务系统的搭建,为构建经开区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线上金融服务方面构建“一网多端”为载体的数字金融服务模式。截止2020年底,完成盈科一品官网、微信公众号、APP开发和上线工作,平台注册企业266家、实名认证个人395人,入驻金融机构8家、入驻第三方服务机构6家、发布17款债权融资产品。

(五)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情况

按照“试点先行、 逐步扩面”的原则,推进绩效目标编制和部门整体预算绩效改革。构建“1+6”绩效管理体系,目前已印发《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筑经开财〔2020〕46号)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筑经开财〔2020〕63号);2020年针对全区所有预算单位开展线下专题培训3次,强化绩效理念;绩效目标编审覆盖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涵盖了经开区80%以上的预算部门;做实事中绩效目标监控,2020年组织18家预算部门开展绩效目标运行监控工作,涉及项目149个,实现项目监控全覆盖;完成2个预算部门的整体支出评价和5个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财政资金13,848万元,切实做深绩效评价。

四、部门决算主要情况

从区级部门决算填报汇总情况来看,2020年,区级部门财政拨款(包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下同)收入决算51.28亿元,比上年增加32.76亿元,增长176.94%。部门决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51.28亿元,比上年增加32.76亿元,增长176.94%。2020年,纳入区级部门决算填报范围的独立核算机构数22户,比上年减少9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13家社区服务中心合并成4家街道办事处。

五、财政转移支付决算

2020年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数为27,674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地方税收返还

2020年我区返还性收入决算数为8,300万元。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

2020年经开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决算数为-6,829万元,其中:

1.均衡性转移支付决算数为5,169万元。

2.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决算数为2,047万元。

3.结算补助决算数为5,099万元。

4.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决算数为288万元。

5.固定数额补助(主要是历次财政体制改革中为保障各级财政既得利益给予的固定补助)决算数为15,686万元。

6.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决算数为1,481万元。

7.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决算数为1万元。

8.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决算数为691万元。

9.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其中:经开区划转花溪区教育经费-45,702万元)决算数为-37,291万元。

(三)专项转移支付

2020年经开区专项转移支付决算数为26,203万元。

六、关于政府债务

2020年,贵州省财政厅下达我区政府债务限额63.94亿元,政府债务余额63.94亿元,其中:存量政府债务56.18亿元、2020年争取新增专项债券7.76亿元,新增专项债券主要用于经开区大数据安全产业园及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我区政府债务余额未超过本地区政府债务限额。

七、关于决算收入

2020年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382万元中,税收收入131,259万元,比上年增长3.29%;非税收入14,123万元,比上年下降19.93%。税收收入占比为90.28%,继续保持了较好的质量。

2021年的财政预算已经执行了5个月,收入方面: 2021年土地供应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仍未见底,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并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难以实现较大增幅。另外,2020年中央为弥补各地区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财政减收,加大了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支出力度,但这一政策在2021年未继续推行。在收入增幅下降,转移支付有可能下降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支出方面:一是随着经开一中及其房开配建学校在2021年以后陆续开学,教育等民生保障刚性需求将持续增长。二是政府性债务2021年是偿债高峰期,防范债务风险任务依然艰巨。三是棚改政府购买服务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新增专项债利息等必须纳入预算安排。四是随着“四化”建设的推进,我区是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各类工业扶持政策的配套资金和产业扶持性支出也将大幅增加。综上,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有限的财力和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需求间矛盾更加突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化问题导向,努力加以解决。若财政收支出现较大的变动,经开区财政金融局将按照保证财政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及时编制调整预算,并按程序报批。

特此报告。

附件: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决算附表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