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2023年全区和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全区和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发布日期:2024-02-26 11:43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白云区2023年全区和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全区和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报 告
(2024年2月4日在白云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白云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3年全区和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全区和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全区和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虽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受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仍旧突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顶压前行、攻坚克难,认真执行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严格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全力保障“三保”支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肃财经纪律,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
(一)全区及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156万元,为预算的104.1%,同比增长14.3%。加上级补助143969万元、上年结余14737万元、调入资金45920万元、上级转贷地方政府一般债收入4577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351万元,减上解支出3344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还本支出36852万元,实际可支配财力332613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4877万元,减上级专项补助14293万元,实际支出300584万元,为预算的98.6%,较上年略有增长。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51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221万元。做到收支平衡。其中:
1.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856万元,为预算的104.5%,同比增长12.6%。加上级补助143969万元、上年结余14737万元、调入资金45920万元、上级转贷地方政府一般债收入4577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351万元、乡(镇)上解收入9560万元,减区下乡(镇)补助19468万元,上解支出3344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还本支出36852万元,实际可支配财力312405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028万元,减上级专项补助14293万元,加区下乡(镇)专项补助6708万元,实际支出287443万元,为预算的98.9%,较上年持平。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15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221万元。做到收支平衡。
2.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00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8.7%。加区下乡(镇)补助19468万元,减上解支出9560万元,实际可支配财力20208万元。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849万元,减区下乡(镇)专项补助6708万元,实际支出13141万元,为预算的97.3%,同比增长1.1%。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9万元。做到收支平衡。
(二)全区及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全区(即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889万元,为预算的103.4%,同比增长39%,加上级补助298287万元、上年结余6419万元、上级转贷地方政府专项债收入118103万元,减上解支出116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支出107457万元,实际可支配财力323080万元。全区(即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19246万元,为预算的93.6%,同比下降36.5%。结转下年支出3834万元。做到收支平衡。
(三)全区及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全区(即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5259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下降30.6%。加上级补助收入444万元、上年结余1220万元,减调出资金45920万元,实际可支配财力1003万元。全区(即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74万元,减上级专项补助26万元,实际支出548万元,为预算的99.6%,同比下降95.4%。结转下年支出429万元。做到收支平衡。
(四)全区及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全区(即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604万元,为预算的107.1%,同比增长71.2%。加上级补助收入2800万元、上年结余3138万元,减上解支出2800万元,实际可支配财力7742万元。全区(即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767万元,为预算的99.4%,同比增长1.9倍。年终结余1975万元。做到收支平衡。
(五)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
2023年底上级下达白云区政府债务限额为85.07亿元(白云区本级73.56亿元,高新区11.5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26亿元(白云区本级8.82亿元,高新区0.44亿元)、专项债务75.81亿元(白云区本级64.74亿元,高新区11.07亿元)。
2023年底白云区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72.5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8.09亿元、专项债务64.48亿元。全区政府债务余额均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
(六)白云区地域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2023年白云区(含高新区、综保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4876万元,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8295万元,与上年持平。
二、2023年财政工作完成情况
(一)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抓好抓实财政收入。认真研判收入形势,加强对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的监控,深入挖掘增收潜力,把该减的减到位,把该收的收上来,依法征税,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156万元,同比增长14.3%。二是强力推进土地出让工作。面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大环境,全区把土地出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抢抓相关房地产及土地出让的一系列政策,一方面继续盘活储备土地,另一方面梳理条件成熟地块,加大推介力度,制定相关措施,逐一对应,倒排工期,努力实现土地出让收入436388万元,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三是压减一般性支出。坚持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苦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继续按15%比例压减公用经费,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增收节支、盘活存量资金、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等措施,将“过紧日子”落到实处。四是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收入总量的一倍,一半以上支出靠上级资金弥补,为充分调动全区上下争取上级资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足用好上级支持地方发展的政策措施,拟定了《白云区争取上级资金考核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全区获得各类上级补助及基金支持等资金119225万元,弥补了全区教育、卫生、社保、农业以及民生重点项目发展所需。
(二)助力经济稳中向好。一是落实税费支持政策。继续落实已明确的减税降费优惠政策,降低经营主体的税费负担,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全年减、免、退税34100万元,惠及纳税人29464户次,有效纾解经营主体困难,推动经济稳中向好。二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为破解全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融资无抵押难题,努力统筹财政资金增加担保公司资本金3800万元,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全力支持融资担保机构惠企稳经济。三是筑巢引凤促发展。突出领导干部招商和小分队招商,聚焦“一主一特”和央企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引进比亚迪线束、黔鲁等企业建成投产并上规。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园区事园区办”,“七有”产业园区建设初现成效,积极破解资金、土地、人才资源要素以及行政审批等政策方面的难题,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四是积极促消费扩投资。推动购房契税“发放助商惠民消费券”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兑现契税消费券7100万元,有效释放消费潜能,助力恢复全区消费市场。同时,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争取政府债券资金19546万元,重点投入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事业项目等。
(三)增强民生保障能力。全年民生支出21282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67.6%。一是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教育投入重点,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支出93998万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29.9%,全力推动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二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施“乙类乙管”后,继续扎实做好患者救治、疫苗接种、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经费保障,卫生支出14015万元,同比增长8%,持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三是持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积极落实各项社保惠民政策,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1414万元,与上年持平,将全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高龄津贴、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救助等64项补贴项目纳入“一卡通”发放,发放资金达7263万元。同时聚焦退役军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投入就业创业帮扶补助资金2840万元,落实稳就业工作要求。四是有力支持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衔接,保持帮扶工作和政策稳定连续,农林水支出15689万元,同口径增长7.8%,其中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274万元,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五是推进民生项目建设。统筹财政资金10578万元,扎实推进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工作,实现优质生活服务“零距离”,有效解决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提升城市居民生活便利性。
(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创新预算管理方式,加强财政资金统筹,构建应保必保,应省尽省预算安排机制。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严格按照经人代会及其常务会批准的预算执行,坚持无预算不支出,硬化预算刚性约束。二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以财政资金为主线,建立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花钱必问效”的绩效观念,聚焦部门整体、重点及民生项目,对全区58家一级部门整体和20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党的二十大关于国企改革工作论述和国发2号文件精神,编制《白云区国有企业改革2023—2025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白云区深化国企改革2023年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深入实施国企改革行动,加速推进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四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认真落实政府管控债务规模、规范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做好动态监控和预警,采取展期、降息等方式缓释到期债务风险,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五是严肃财经纪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结合近年来巡察、审计发现的涉及财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财政专项监督检查的要求,开展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聚焦财经纪律方面的九类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推进财会监督等专项行动,提高财经纪律严肃性,让财经纪律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三、2024年全区和区本级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十届第七次全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践行“12345”白云“强省会”奋战路径,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巩固和增强经济回稳向好态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二)财政收支预算安排
1.全区及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增长4%的预期目标安排,为1364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16023万元、上年结余12221万元、调入资金4315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515万元,减上解支出33309万元,预计可支配财力280000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280000万元安排,同比下降6.8%。做到收支平衡。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730万元,同比增长4%。加上级补助收入116023万元、上年结余12221万元、调入资金4315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156万元、乡(镇)上解收入8083万元,减区下乡(镇)补助10054万元、上解支出33309万元,预计可支配财力267000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000万元,同比下降7.1%。做到收支平衡。
——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70万元,同比增长3.6%。加区下乡(镇)补助1005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9万元,减上解支出8083万元,预计可支配财力13000万元。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000万元,同比下降1.1%。做到收支平衡。
2.全区及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全区(即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500万元,同比增长6.9%。加上级补助收入138500万元,上年结余3834万元,减调出资金10000万元、上解支出1834万元,预计可支配财力140000万元。全区(即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0000万元,同比下降56.1%。做到收支平衡。
3.全区及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
全区(即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3150万元,同比下降26.8%。加上年结余429万元,减调出资金33150万元,预计可支配财力429万元。全区(即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29万元,同比下降21.7%。做到收支平衡。
4.全区及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根据区社保中心预测,全区(即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727万元,同比增长2.7%。加上年结余2800万元,上年结余1975万元,减上解支出2800万元,预计可支配财力6702万元。全区(即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727万元,同比下降18%,预算结余1975万元。做到收支平衡。
四、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4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推进“强省会”行动的奋进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兜牢“三保”底线,持续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一)财政收入提质增效。一是严格落实国家税费支持政策。把减税降费释放的政策红利转化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涵养培植税源,增强财政收入增长后劲。二是夯实财源税源。强化领导带头招商,营造全员招商的良好氛围,引进更多行业龙头企业、总部经济落户;推动项目建设,聚焦生产经营要素,强力推进融资、争资、投资、引资、管资“五资”,进一步巩固基础财源、培育新兴财源、拓展后续财源。三是加强税收征管。构建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共享涉税信息,加强税源管控,排查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努力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继续加大非税执收的监督力度,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
(二)财政支出有保有压。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根据中央、省、市“过紧日子”相关要求,党政机关要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继续按15%压减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把更多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对编外人员的管理,做到有增有减,动态调整。二是兜住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夯实“三保”支出主体责任,把“三保”作为当前财政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五个优先原则,将全区“三保”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安排,不留“三保”硬缺口。三是统筹保障重点支出。围绕区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比将继续保持在60%以上。继续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卫生、文化等基本民生的投入,推进公办强校三年攻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面提升公共医疗供给能力。统筹各级各类资金,持续深化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推进农村“五冶”工作,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三)稳步提升财政管理。一是优化预算管理制度。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预算,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预算一经人大批准严格执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目标与部门执行结合,对预算执行进行监控,切实把资金用好管好,扎好资金的制度笼子。二是加快国企实体化转型。抓住发展机遇,结合《白云区深化国企改革2024年工作实施方案》,以市场化方式持续推进公司实体化转型,实现新一轮转型升级,提升国有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三是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制度。结合实际扩大财政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网及时在公示“三公经费”、财政预决处等内容,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提高财政政务公开信息化、集中化水平。
(四)稳妥化解各类风险。一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实行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评估债务风险状况,合理编制偿债计划,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二是确保库款安全。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确保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库款,充分利用预算一体化系统,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全过程监管机制,强化对财政资金“最后一公里”的有效监管。三是加强财会监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加大重点领域财会监督力度,加强财会监督队伍建设,统筹推进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推进财会信息公开工作,提升财会监督工作成效,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各位代表!我们将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面增加财政服务保障能力,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有力支持全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初步建成省会城市新中心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