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十四五”城乡社区治理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3-01-03 09:42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城乡社区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十三五”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城乡社区建设的新要求、新举措,不断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积极开展“三感社区”和共建共治共享社区试点工作,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在大数据赋能社区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和实践探索,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与新时代社区治理要求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公共资源配置有待完善,下沉力度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精细化服务有待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与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差距;社区治理主体单一,缺乏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因此,为加快促进我市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编制好《贵阳市“十四五”城乡社区治理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分必要。
二、《规划》编制的过程
2020年4月,市民政局组织成立《规划》编制小组,开展《专项规划》研究编制工作。5月,收集整理党中央、国务院、民政部、贵州省、贵阳市以及其他省市在城乡社区治理领域的重要政策文件、典型案例、研究报告等,汇编形成《城乡社区治理资料汇编册》。6月至7月,全面分析贵阳市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发展现状,研究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关键问题,并组织多次课题研讨会,形成《贵阳市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课题研究报告》。8月至9月,在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基础上,经反复研读材料、提炼观点、搭建框架,多轮修改形成《规划》初稿。10月,围绕突出特色、逻辑清晰和内容精炼等原则,完成《规划》讨论稿。10月30日,市民政局组织召开《规划》征求意见研讨会,征求各区(市、县)相关部门意见,并对收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充分吸纳,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修改形成《规划》送审稿。11月17日,市民政局组织召开《规划》研究项目专家评审会,经过专家组综合评审后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2022年8月25日,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11月,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贵州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等最新相关文件精神对《规划》进行了补充完善。12月9日,市民政局组织召开《规划》内部评审会,结合评审意见再次修改完善。12月16日,组织云岩区、南明区民政局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云岩区、南明区部分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12月30日,《规划》经市民政局党委会审议通过。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规划》编制的总体考虑。《规划》编制的总体考虑是,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贵州省确立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出发。一是着眼于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政策文件精神,保证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顺利有效地执行。二是着眼于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聚焦贵阳市城乡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习全国各地新的举措,为贵阳市社区治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推动贵阳市城乡社区治理迈上新的台阶。三是着眼于突出地方特色,总结贵阳市在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中形成的独特经验和亮点做法,走出一条具有贵阳特色的社区治理之路。
(二)关于健全完善城乡治理体系。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前哨,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本规划以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重点,不断完善城乡社区治理顶层设计,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贯穿社区治理的始终,以领导、协调和包容的理念推进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融合发展。二是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有效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整合各类治理主体的功能,实现互联、互补、互动,以点带面推动整个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形成,激发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新活力。三是夯实城乡社区治理基础,优化城乡社区治理资源统筹,增强城乡社区统筹使用人财物等资源的自主权,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政策标准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全面保障。
(三)关于全面增强城乡社区服务能力。社区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城乡社区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一是不断强化城乡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等民生需求,以“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为抓手,打造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社区,打造具有贵阳特色的“三感社区”建设品牌。二是聚焦精细化服务,结合发展实际,推动打造超大型社区、完整社区、美丽乡村、城乡结合社区和移民安置社区等5类城乡社区样板,分类施策,精准治理,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从而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三是发挥贵阳“中国数谷”大数据资源优势,推动大数据战略与社区治理结合,通过加快社区数字化建设、推进社区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打造社区智能化治理新模式,让大数据在城乡社区扎下根,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捷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