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务资讯政务动态

息烽21万尾本土岩原鲤放流 激活乌江库区生态

发布日期:2025-10-16 11:03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十月的乌江库区水温稳定在18-22℃,恰好处于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速的“黄金期”。近日,息烽县2025年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乌江库区大塘码头启幕。此次活动以“修复水域生态、守护长江支流”为核心目标,通过科学投放本土鱼苗,为乌江库区生态平衡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一箱箱活力十足的岩原鲤鱼苗被小心搬运至岸边,随后投入乌江库区。据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熊伟介绍,本次选择总数为21万余尾的岩原鲤作为放流品种,正是基于生态适配性的严谨考量,该品种作为乌江流域本土鱼类,对库区水质、水温等环境高度适应,既能避免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又能快速融入现有水域生态系统,发挥生态调节作用。现场抽样检测显示,这批鱼苗规格统一(8.5-10厘米)、健康状况良好,且均持有合格检疫证明,为生态修复效果筑牢“种苗基础”。

据了解,自2010年首次开展增殖放流以来,息烽县已坚持15年推进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累计组织10次增殖放流,投放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岩原鲤等各类鱼苗超830万尾。如今,乌江库区息烽段水质持续优化,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提升,曾经因过度捕捞减少的鱼类种群数量稳步回升,呈现出一幅“水清、鱼欢、岸绿”的生态画卷。

为让放流鱼苗真正存活、发挥生态作用,息烽县将增殖放流与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相结合,构建起“放流+保护”的生态守护闭环。针对乌江库区放流水域,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乡镇组建专项巡查队伍,加大日常巡逻频次,利用无人机、监控设备等科技手段,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为鱼苗生长营造安全的水域环境。

“放流只是起点,守护才是关键。”息烽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增殖放流方案,结合库区生态监测数据调整鱼苗品种与数量,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引导群众参与水域守护,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筑牢乌江流域生态屏障贡献力量。

(来源:贵阳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