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务资讯政务动态

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民生温度配合破解不动产“登记难”顽疾

发布日期:2025-10-16 11:52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办不了,增加孩子入学、房产交易等障碍;买房时被强制收代办费,明明是该享的服务,反倒添了堵”。这曾是不少贵阳市民在不动产登记时的烦心事。历年来,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揣在心里,摆在首位,并以狠抓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重要契机,紧盯房地产交易“强制代办”乱象和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难”两大痛点,通过制度重塑、精准攻坚、长效构建,打出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把“烦心事”变成“顺心事”。

一、治“强制代办”:把老百姓不该花的钱省下

“以前买新房,开发商说‘不找指定中介代办,房产证就办不了’,光代办费就是不少的支出。”提起过去的经历,不少购房群众仍有不满。针对这类侵害群众利益的“潜规则”,市住建局坚持问题导向,以“零容忍”态度开展专项整治,从根上找办法、立规矩。

一是把“红线”划清楚。今年年初,市住建局完成商品房网签备案系统升级,从合同源头上予以规范,同步更新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强制要求开发企业提供免费代办不动产权证服务。随即印发《关于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代办服务费的通知》,明确严禁强制指定中介、违规收取费用,划定了行为“红线”。6月,进一步印发《关于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违规代收契税等税款的通知》,要求企业在显著位置公示提示,严防资金挪用风险,扎紧了资金“安全袋子”。

二是把“问题”查彻底。经过组织多轮次排查全市78个在售商品房项目,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销号,督促所有涉问题整改到位,形成强大威慑力,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切实为购房群众减负。不少人说:“现在买房不用额外掏代办费了,省了钱还省心,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二、破“登记难”:让压在心里的石头,落下来

“房子住了很多年,房产证一直没影,想卖卖不了”,这是历史遗留“登记难”家庭的共同焦虑。面对成因复杂、时间跨度长的历史遗留“登记难”项目,市住建局主动扛起责任,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工作格局,全力破解民生难题。

一是强化工作合力,推进问题化解。依托专项工作联动机制,联合多部门及区(县、市)力量组建攻坚力量,对2025年新排查的98个“登记难”项目集中突破。截至目前,93个项目成功化解,惠及4.2万余户家庭,化解率94.8%。有业主拿到证时激动地说:“压在心里好几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二是多措并举,紧盯疑难杂症。针对开发企业无力缴交维修资金的项目,创新分类处置路径;对土地抵押、竣工备案未完成的项目,协调两级部门出具质量安全说明,把好安全关的同时,办理逐户解押;对消防验收滞后的项目,督促分批申请验收,用“一案一策”啃下硬骨头。

三是探索技术创新,破部门业务堵点。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测绘成果数据推送不畅的共性问题,主动对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测绘单位建立会商机制,把办理堵点、卡点打通,确保了项目“登记难”工作顺利推进,有效保障了购房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建长效机制:既要当下顺,更要长远安

在化解存量问题的同时,市住建局坚持标本兼治,以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构建源头防治体系,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

一是打破数据壁垒强基础。针对部门信息不畅制约协同的痛点,积极向上级请示协调,推动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互通,从技术层面筑牢防范新增问题的“防火墙”,为业务协同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流程再造优化服务。探索推行“网签即预告登记”服务模式,通过优化流程实现“一站式”受理、同步办理,将服务关口前移,从交易源头上避免新的“登记难”问题产生,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民生所盼,政之所向。下一步,市住建局将持续坚守人民立场,强化责任担当,加快剩余问题化解,全力推动信息共享与系统互联,探索创新源头防治机制,加强与牵头部门的联动协作,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