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务资讯政务动态

“七进”浸润!乌当区织密国防教育网

发布日期:2025-10-16 11:42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秋意渐浓,但爱国强军的热潮在乌当区持续涌动。近日,在新天一小的操场上,二等功臣邵俊展开泛着光泽的军功章,孩子们在触碰中满是崇敬;在偏坡乡机关会议室的投影幕前,干部职工们盯着贵州抗日英雄的影像,不时用笔圈画“国防责任”关键词;在下坝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宣传摊位前,有村民围着工作人员问:“我孙子能报名吗……”

今年以来,乌当区以开展国防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为核心抓手,着力构建“军地联动、全域覆盖、精准滴灌”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老兵宣讲活动56场、专题授课42次,推动爱国强军理念从“纸面”走向“身边”,在基层沃土中结出实践硕果。

“同学们,这枚军功章是在边境巡逻时,因成功处置突发情况获得的。”在新场镇中心完小的“老兵讲堂”上,该镇人武部部长、退役军人邹启宇的讲述让台下400余名学生屏息凝神。针对青少年认知特点,乌当区精选了50余名优秀退役军人组建宣讲团,其中既有二等功臣、自卫反击战老兵,也有执行过重大任务的现役军人亲属,他们用“亲历故事+史料影像”打破传统课堂边界。

在九一八事变94周年当天,下坝九年制学校的阶梯教室成了“移动国防课堂”。主讲人手持抗战时期的军用水壶,结合现代国防装备模型,从“小米加步枪”讲到“大国重器”,300余名师生在“触摸历史”中理解“国无防不立”。此外,乌当区还将新兵欢送会融入课堂,当退役老兵以标准军礼接过少先队员献上的鲜花,即将入伍的新兵分享“想成为像老兵一样的人”的初心时,“老中青”三代的强军对话,让国防教育有了温度与传承感。

“乡镇干部是国防建设的‘神经末梢’,我们的征兵动员和优抚落实,直接关系强军根基。”在偏坡乡国防教育专题授课现场,有关领导开篇话直击要害。在互动交流环节,“如何将国防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的提问引发热议,偏坡乡工作人员李敏提出的“在网格走访中同步宣传征兵政策”建议被采纳后,该乡当月征兵咨询量同比增长30%。新场镇则将国防教育与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有效结合,建立健全“老兵台账”,及时解决优抚待遇落实问题。

据了解,乌当区定制的“历史+政策+实践”三维课程体系,既通过抗日英雄事迹、周边安全环境分析,唤醒大众的责任意识,又以“全区大学生参军比例提升”“老兵返乡创业获政策扶持”等本地案例,鼓励机关干部当好国防动员中的“宣传员”和退役军人工作的“服务员”角色。

“针对企业职工,要讲清安全生产与国防动员的衔接;面对乡村群众,得用院坝会的方式解读征兵优抚。”区人武部政工科负责人刘洪璋手持《乌当区国防教育基础教案汇编》,道出全域推进“七进”的关键——差异化施教。这本涵盖历史、国防科普和法规政策等内容的教案,细分出7大群体专属模块,成为乌当区各领域开展国防教育的“指南针”。

此外,面对网络受众,乌当区融媒体中心还打造出了“乌当国防云课堂”。如:用“1分钟看懂征兵政策”“寻访贵州地下党”等文章,在网络上获得了较高的点击率。其中,《乌当区红色故事连环画》在家长和学生手里如获至宝,让国防教育突破时空限制。

在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以“电信诈骗中的信息保密风险”“网格巡查里的安全责任”为切入点,用生活化案例让国家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新天社区居民参与安全巡查的积极性提升50%。在下坝镇、新场镇的“国防知识赶场”成了集市“人气摊位”,老兵故事分享、征兵咨询、国防知识问答吸引村民主动参与,72岁的村民张福全听完宣讲后,特意带着孙子来咨询入伍条件。

如今,乌当区的国防教育已从“阶段性活动”变为“常态化浸润”:校园里,“老兵讲堂”常态化开课;机关中,国防专题学习纳入个人学习计划;乡村间,“赶场宣讲”随集市流动;网络上,“云课堂”持续更新。下一步,乌当区将继续打造区级国防教育基地,以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军营开放日”等系列活动,推动爱国强军情怀转化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动力,为乌当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军动能”。

来源:贵阳新闻(贵阳网)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